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方志作为一种地情载体,其真实性是它的生命之所在。由于真实地记述了一方之全情,使得它在地方文献中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不衰。但是,地情经过编者收集,整理和编纂变成志书后,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之  相似文献   
2.
编过第一届新志书的人都知道,面对各单位报送来的堆积如山的纸张规格不一、字迹字体各异、体例格式千差万别的入志资料,大都感到很头疼.处理这些资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保证资料处理的高质量.在第一届新志书编修即将完成,续志编纂已  相似文献   
3.
修志主体是志书编者,志书编纂的主体性则是指编者在修志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告诉我们,一方之客观情况固然是志书记述的对象,但必须看到任何一种形式的地情都不会直接成为志书。因此,尽管地情对志书起决定作用,而我们绝不能把修志看成一种机械的如同一般物质生产一样的活动。这就把志书编  相似文献   
4.
志书是主体化了的地情信息,修志主体——编者的个性必然会在其所编的志书中表现出来,从而使志书具有各自不同的精神特点。我们把这个精神特点,称之为志书的风格。风格相同或相近的志书,会成为一种流派。志书风格和流派的不同,反映的是志书编修主体的差异。因此,研究志书的风格和流派,必须把它和志书编者联系起来。鉴于志书的风格和流派这一重要的方志现象目前在志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成为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结合修志实践谈一下对这一问题的浅见,以求教于方志界的师友。 一、志书风格、流派和编者的关系 志书的风格,是编者所编志书从内容到形式的统一中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也就是说,在志书中表现出来的结构、记述技巧、语言和地方特点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和学术特色的总和构成了志书的风格。因此,志书的风  相似文献   
5.
志书评论脞议王照伦修志──评志──用志是方志运动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而评志在这三个环节中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对志书的介绍,向读者推荐优秀志书,促进志书应用,并指导读者正确地使用志书;另一方面,通过志书评论,分析志书的成败得失,总结...  相似文献   
6.
孔令士同志在《加强方志理论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黑龙江史志》1995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方志事业的基本建设主要有三项:一是方志学科建设;二是方志理论建设;三是方志队伍建设。”方志队伍建设成为方志事业的基本建设,这一点在志界已经有了共识。我们认为,在方志事业的三大基本建设中,方志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鉴于此,李铁映同志指出:“要稳定、健全修志队伍。队伍的素质决定志书的质量。志书的质量决定了修志工作能否继续下去。”(《李铁映同志八月十七日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国地方志》1995年第5期)看来,志书编者问题,不仅是方志领域里的基本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方志事业生死攸关的大事。方志队伍建设已成为方志事业基本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而要使方志事业后继有人、方志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不出现断层,青年方志编者的培养问题,就成为这一基础性工程的基础。然而,这一问题目前在志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成为方志事业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仅就当前青年方志编者问题发表一点浅见,希望能引起志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科技在修志全过程中应用分量的不断增加,由于编者在具体操作中的失误而导致新编地方志在编排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错误,特别是在续志编纂时这类问题很可能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例如,用微机处理入志表格时由于下达了错误命令而产生了一些编排错误.此类错误在铅字排版时一般不会产生.这类问题在最近几年出版的新志书中屡有发生,但并没有引起志界同仁的关注.本文仅就在使用Excel处理入志表格时应注意的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目前,方志学研究进入了低谷.一是人们对方志学研究的热情降低了,研究方志学特别是对方志学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人数在不断地减少;二是方志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方志学范式至今尚未建立;三是在各级各类方志刊物上很难看到方志学理论研究的力作,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些如何编志书之类的文章(尽管这是不可缺少的).这一方志现象产生的原因虽然是复杂的,但我们在方志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比较单一,是基本原因之一.我认为,要改变方志理论研究的徘徊局面,使方志学汇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潮流之中,开展跨学科研究是一条可行的路子.由于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课题,一篇短文不可能解决其中的所有问题,本文仅对方志学研究如何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借用、引进、移植其他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应掌握的原则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方志和年鉴如何在加入WTO后的氛围中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方志界和年鉴界眼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国外化企业进军中国后,对国内化产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为了适应WTO的“游戏规则”,我国将调整和修改现有的化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如版权法已作了相应修改。方志和年鉴作为图书(期刊),想置身于WTO运作之外是不可能的。国外化公司与志鉴界可能首先在志鉴资源、编和读三个方面蹭出火花。  相似文献   
10.
学界一致认为,如果要创立一个独立的学科,必须首先明确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否则就像一个不知道要干什么工作的工人无目的地走进车间一样,其结果是什么也干不成。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是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尽管对方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