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作家肖仁福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贯穿于官场小说创作中,深刻剖析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为官者的信仰危机,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出国民性批判的主题。他的官场小说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人性的危机,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暗含了犀利的眼光与机智。  相似文献   
2.
祖堂山南唐3号墓位于顺陵西北约100米的南唐陵园西墙之内,其砖室平面呈"中"字形,由甬道、墓室、耳室等部分构成。尽管墓葬早年多次遭盗扰,但仍出土银、玉石等质地遗物40余件。根据墓葬规模、形制、出土遗物的特点以及墓葬在陵园内的位置、遗骸鉴定结果等,墓葬时代应为南唐,墓主极有可能是南唐后主李煜昭惠国后周氏,陵号懿陵。该墓是20世纪50年代初南唐二陵发掘后祖堂山南唐陵区的最重要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3.
岳涌  许志强  马涛  孙辰  邰健胜  于为磊  杨三军  董补顺  王泉  李永忠  雷雨 《东南文化》2011,(2):41-49,彩插一,彩插二
2010年4~6月,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路警犬研究所发掘了3座六朝墓葬。M1和M2毗邻,为南朝中晚期墓,属同一家族墓;M3为东晋晚期墓,出土遗物较为丰富。M1封土护墙、墓前祭台为南京乃至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六朝墓地建筑遗迹,对于研究当时特殊的丧葬礼俗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南京市玄武湖唐家山明墓中出土了一套玉带板(图版七),共20块。其中长方形8块,长条形4块,桃形6块,圭形獭尾2块。带板为白玉制成,玉质较细腻,其中“三台”、“六桃”、“辅弼”等11块因受沁整体或局部呈现灰白色。采用留边渐减地的雕琢方法浮雕“胡人戏狮”(又称“狮蛮纹”)的主题纹样。胡人头戴尖帽,着短衣短靴,戏狮者均手牵绳索,狮子瞋目露齿,腾挪跳跃,与人物互相顾盼,构图饱满匀称。20块带板上雕刻的具体纹样各不相同,其中长方形带板和桃形带板均为一人一狮,长方形带板长6.8-6.9厘米,宽4.2-4.4厘米,其中有5块为人左狮右(图版七),3块为人  相似文献   
5.
2007年,南京市博物馆在中华门外宝塔顶10号院发掘清理了一座战国末期的土坑墓,这是南京主城区战国墓葬的首次发现,为南京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2011年4~6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现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明中山王徐达墓北侧、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东南部的南大山南坡发现并清理了两座明代砖室墓(编号2011NXNM1、M2),两墓相距约6米,并排分布。墓葬保存完好,均不设墓道,石板铺顶,并列双室,出土白釉罐、白釉梅瓶、蓝釉梅瓶及墓志等。据出土墓志可知,M1为徐达六世孙徐世礼夫妇合葬墓,M2为徐达五世孙徐伯宽夫妇合葬墓。本次发掘,为研究徐达家族墓葬、家族世系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郭家山11号墓出土了青瓷器、铜器、铜钱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该墓应为西晋墓。这一墓葬的发掘为南京地区六朝考古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出土于南京明初功臣及其后裔墓葬的几副组玉佩,并结合全国其它地 方的明墓考古资料和南京明初功臣墓神道石刻,对明初组玉佩的形制做了初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9.
王泉 《文史博览》2016,(4):23-26,34
虹影的海外新移民小说善于书写异域文化背景下东方女性在求学、恋爱及创业等方面遭遇的种种状况,直抵女性隐秘的生命体验。在艺术上追求故事新奇的结构,突出了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她的小说表现了现实的荒诞性及主人公精神的困惑,这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在南京雨花台区西营村清理了4座灰坑,出土一批六朝遗物,包括瓷器、陶器、筒瓦和瓦当等。根据遗物的用途,可分生活用具和建筑构件两类。生活用具包括瓷器和陶器,以瓷器为大宗,瓷器以碗和罐的数量居多,还有盘、六足砚、盘口壶和长颈瓶等,而陶器数量较少,有盆、甑、瓮、帷帐座等。瓷器多施青绿或青黄釉,部分有冰裂纹,胎和釉结合紧密。依据器底和器壁纹饰的不同,文中把瓷碗分为四型;瓷罐有双系、四系和六系三类;瓷盘多饰有同心圆莲子的莲瓣纹。依据器形的特征和纹饰判断,这批瓷器的年代应为南朝晚期。建筑构件有筒瓦和瓦当两种,瓦当又分为莲花纹瓦当和兽面纹瓦当两类。莲花纹瓦当以细部纹饰的差异,可分四型,其中包含有复瓣(宝装)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仅发现1枚,兽面刻画比较抽象,装饰意味更浓。参照共出的瓷器年代,这批莲花纹瓦当具有比较典型的断代意义。该遗存对研究六朝都城的物质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