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辛未上元刚过,北京饭店西厅,灯光璀璨,笑语充盈。延安大学校友春节联谊会上,快节奏的华尔兹乐曲声中,表演艺术家陈强正和舞伴飞速旋转,摄相机的聚光灯集中照射着这对飘逸的身影。谁能相信他那矫健的身姿竟是年过古稀70有4呢? 笔者来到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之畔陈强同志的新居。在这套四室一厅的住宅里,与陈老师和夫人进行了愉快的晤谈。揭开红色的帷幕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往往是某个契机奠定了一个人的终生事业。 田强原洽河北,父母逃难到山西太原做工,在艰难中供他从小学上了中学.1936年他在井州中学开始搞戏.先是搞抗战宜传,参加救…  相似文献   
2.
相声大师侯宝林走过了苦乐交融的75年人生路,度过了呕心沥血的65个艺术春秋,在他的生命临近终点时,还孜孜不倦地研究相声艺术。 他患的是胃癌,做了胃全切,术后病复发,进食困难,整整五个月全靠静脉输液来维持生命。 在病床上,侯宝林完成了《毛主席听我说过的相声》的编纂工作;为中国名人丛书撰写了6000余字的《我的少儿时代》;和亲朋好友讨论了有关相声的几篇论文、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以及“笑话集”的出版事宜;每天都要与前来探视的亲人谈相声的历史、发展和表演技巧等问题;还让女儿侯珍为他借一本《古优解》,买一本《梁实秋·林语堂妙语录…  相似文献   
3.
惊闻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吴晓铃老先生于2月7日病逝,终年8l岁。笔者全家至感悲痛,于元宵节赶往八宝山向吴老遗体告别。哀思绵绵,往事悠悠。在吴老卧病在床之际,笔者曾给他寄赠《炎黄春秋》杂志,他非常爱看,并在病榻上给笔者写信:“今天(1994年10月15日)收到见赠之《炎黄春秋》1994年第7、8、9三期,当夜快读一过,至感兴味,但未足过瘾!如有1994年7月号以前之各期,无论多少或残破,均盼能见寄,为感!”“又,令堂前赠之北昆老艺人剧照,独缺侯益隆,不知尚能找到一、二幅否?”吴老索要的《炎黄春秋》各期刊本,笔者已按期寄上…  相似文献   
4.
王恂 《炎黄春秋》2001,(9):64-65
比从莫斯科传来北京申奥成功的特大喜讯还早56天,即2001年5月18日,从巴黎传来中国古老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喜讯。名列这一领域19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榜首,得到18名评委的一致赞同。  相似文献   
5.
来此古兰陵(今山东枣庄峰城一带)参加“金 学”盛会的150多名中外学者、专家中,有一 位寿眉银白、面容慈祥、风度庄重的教授,他便是来自台湾、重返故土的魏子云先生。 74岁的魏老先生,祖籍安徽省淮北市(原宿县)。幼时在家读私塾,深得桐城学派真传。他离家赴台湾已40余年,从事教育事业30余载,潜心研究“金学一历时20余个春秋,有15种著述问世。 “学术是公器,不仅是国家的公器,而且是世界的公器。我乐意帮助任何人,也欢迎任何人对我提出批评。研究、考证,不能带有个人情感和成见。”这就是魏子云先生治学的态度。 “我出身于桐城学派,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