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湖北秭归县境内的城关大沟、沙镇溪、卜庄河、树坪、芝兰、杨林等地曾先后出土东周时期的巴式剑、戈、矛等兵器。其中以一九八四年五月,宜昌地区博物馆文物普查小组在杨林、芝兰交界附近收集一枚剑保存较好(据秭归县尹万成同志反映,是农民挖地发现,为随葬品)。剑呈杨叶形、  相似文献   
2.
1985年7月底至9月上旬,我馆在湖北省宜都县陆城镇南郊配合基建工程时,发掘了一批两汉至晋代的古墓群(简报待刊)。其中一砖室汉墓出土一件带铭文的铜鼎。该鼎上有:“竟陵”铭文二字(见照片)。拙  相似文献   
3.
当阳金家山春秋楚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9月,当阳县赵湖乡在金家山村修鱼塘时,发现8座楚墓。宜昌地区博物馆派员进行了清理。8座楚墓中1座已被破坏,其余7座只墓口遭到一点破坏,棺椁尚保存较好。金家山是一片蜿蜒的丘陵岗地,东去30公里为楚郢都纪南城,南距季家湖楚城8公里,西近沮漳河,北临赵家湖。与荆门三界冢、江陵双冢祠、马山等墓葬群相望,并连成一片面积120平方公里的墓区。其间还分  相似文献   
4.
秭归下尾子遗址发掘简报宜昌博物馆秭归屈原纪念馆下尾子遗址位于长江西陵峡段的秭归县茅坪镇。此地面江临溪,与中堡岛是一溪之隔,是秭归县与宜昌县的分水岭。下尾子遗址地处江南一级台地,与中堡岛古遗址上下相距仅500米。犹如一条龙尾而故名。今中堡岛和下尾子两处...  相似文献   
5.
浅谈陆游《入蜀记》中三峡史料价值王家德一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的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时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鄂西境内的长江及其交流清江流域附近进行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批巴蜀青铜器。所出土的铜器按器物的用途可分为:兵器、乐器、容器等。其中尤以青铜兵器、乐器出土较多。现择其几件铜器简介如下。扁茎无格柳叶形剑又称“巴蜀武”剑。在湖北的宜昌、恩施、襄阳等地均有出土。而以鄂西出土数量最多。其中宜昌的当阳、枝江、长阳、秭归以及恩施等地发现的剑又多于其他地区。这种剑是巴蜀兵器的主流。例如1973年——1975年枝江建省化肥厂  相似文献   
7.
李拔与三峡石刻王家德一、三峡石刻蔚然大观长江三峡是霍塘、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她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横贯四川的奉节、巫山和湖北的巴东、秭归、宜昌等五个县,全长近200公里。三峡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峡内风光绮丽,两岸山峦起伏,百...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于1984年春在当阳县镇头山配合基建工程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工作时,发现了一座砖室墓葬,经报请省、地、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行了正式发掘。编号为金坡M1。现将发掘概况简报如下。一、墓葬位置及砖室结构金坡M1位于当阳草埠湖农场五分场金坡大队。此地靠近江汉平原西部边缘地段,东界江陵县双(钅冢)乡徐坪大队,南邻枝江县,西  相似文献   
9.
最近,三峡考古队在宜昌县境内的长江西陵段的中堡岛发掘古代文化遗存的同时,理清了三座唐宋时期的古墓。其中唐墓二座;宋墓一座。出土遗物有、铜、银、陶、瓷器等四十余件。出有唐代“开元通宝”和宋代“元祐通宝”等铜钱。中堡岛,是三峡地区迄今乃然保存较好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它内涵丰富,文化面貌延续较  相似文献   
10.
三峡地区古代渔猎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地区古代渔猎综论王家德(一)远古洪荒时代,三峡地区的原始先民处在锄耕农业尚不发达的阶段,其先民生存主要靠长江、溪河的鱼类,以及附近高山峡谷中野兽,山林中的飞禽和植物果实来补偿。考古发现渔业、狩猎、采集三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则在六、七千年前的三峡先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