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普通的母亲以她特殊的“苦育”方式造就了三个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儿女:她的儿子陈大志是留学日本的医学博士后;长女陈嘉薇在美国获医学硕士学位;小女儿陈茉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硕士学位。他们学业的成功令人惊羡,可或许没想到,他们成功的秘诀却是他们身为医生的母亲理智的近乎冷酷的教育。令人钦佩的是,无论是儿女在国内饱受生活困苦之时,还是在出人头地之后,他们的母亲总是他们的良师益友,精神上的可靠支柱。  相似文献   
2.
锦州地区的西晋至前燕时期的汉人墓葬有砖室墓和石室墓两种,其中侧壁外弧的顺长方形单室砖室墓为来自幽州的移民所遗留,带前、后室的砖室墓也来源于中原地区,砖室墓的年代在前燕建国前后;石室墓为来自辽东地区的汉人所遗留,年代在前燕建国前夕、前燕中晚期。锦州地区这一时期的汉人墓葬均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数墓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慕容鲜卑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孔东遗址的陶器及孔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东遗址是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遗存内容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通过对房址间的层位关系、陶器的组合关系、螺旋纹的演变规律的分析,可将该遗址的孔东文化的遗存分为早、晚两阶段.并没有充分的材料证明沃兹涅谢诺夫斯卡文化是晚于孔东文化的另一种考古学文化,根据陶器特征的相似性它应归入孔东文化.俄罗斯的考古发掘及其记录方法与我国的有较多差别.  相似文献   
4.
1985年在友谊县凤林古城内推土机翻土时出土一件双耳铜釜和铜铃.铜釜系鄂尔多斯式青铜釜,长圆腹,口微敛,平底,口沿上有一对对称的半环形竖耳,近口沿处有两周凸弦纹如图二.鄂尔多斯式铜釜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一种炊具,有的底部有镂空底座,两耳穿绳后可以吊起,适用于不定居生活.鄂尔多斯式铜釜分布范围不仅在长城地带及其以北地区,而且往南已越过黄河,进入内地,在内蒙古、辽宁、吉林也有出土.与凤林古城所出同一形制的铜釜在内蒙古补洞沟的匈奴墓葬、吉林榆树老河深中层墓葬、河北定县中山穆王刘畅墓葬、察哈尔右翼后旗二兰虎沟墓群等处均有出土,时代从汉延至三国时期,凤林古城是已知此类铜釜最北的出土地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遗存数量较多、发掘资料发表比较全面的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匈奴遗存为主要分析内容,根据在外贝加尔和蒙古匈奴遗存中发现的也见于中国境内墓葬的器物的流行年代,将该地区的匈奴遗存划分出年代主体在西汉中期和年代主体在东汉前期的两个不同时期的遗存.  相似文献   
6.
潘玲 《华夏考古》2004,(2):68-74
通过对两汉时期的玉、玉璜、玉璧、玉舞人的形制变化的分析 ,可见西沟畔汉代墓地四号墓随葬的几种仿照玉器的石佩饰具有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汉墓出土的玉器的特点 ,总体上更接近东汉中晚期的。该墓的包金镂空玉佩、青铜马具有明显的匈奴文化特征。西沟畔四号墓是南匈奴的高级贵族墓葬。  相似文献   
7.
蒙古和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是匈奴遗存的主要分布区,遗存的主要形式是由数量不等的墓葬组成的墓地,墓坑上面的石头堆积以及有些墓坑的形状和规模至今仍然能够很容易分辨出来。在上个世纪,俄罗斯和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对上述地区的部分墓地进行了局部的或少量完全的发掘。根据这些发掘材料和墓地现存的墓葬地表情况可以看出,很多匈奴墓地之间存在等级差别,主要体现在很多墓地分成以一个较大墓葬为中心、周围分布规模较小墓葬的一个个墓群;不同级别的墓地,其中心大墓的规模以及其周围小墓的规模都有差别。目前,在上述匈奴墓地中对墓葬分布及其分…  相似文献   
8.
乌桓源自于东胡的观点是西晋时期史学家提出的新认识,成书于汉代的《史记》和《汉书》没有关于乌桓族源的记载。分别成书于西晋时期的《魏书》和南朝宋时期的《后汉书》都存在将较晚时期的与西汉乌桓相关历史事件的年代提前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姜屯墓地是近年来发现的辽东半岛南部规模较大的汉代墓地。通过与京津冀地区的战国晚期墓葬与汉代墓葬的随葬陶器与墓葬形制的比较,可以发现姜屯墓地中存在着比例不小的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因素,根据文化性质的差异,可具体分为战国晚期燕文化因素和京津冀地区特有的汉文化因素。姜屯墓地中的这两种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因素,贯穿两汉,在不同时期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新出版的发掘报告《朝阳袁台子——战国西汉遗址和西周至十六国时期墓葬》,详细发表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辽宁朝阳袁台子村附近的城址和墓葬的发掘资料①。发掘报告将袁台子村附近的王坟山等地的162座墓葬划分出十类墓葬,其中甲类墓有6座,集中分布于王坟山的南坡,即王坟山墓地的南小区,编号分别为M121、M122、M123、M125、M126、M129。发掘报告将这6座墓葬断代为西周早、中期,认为它们是袁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