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嘎琼石碑作为吐蕃时期13通石碑之一,记载了历代赞普崇佛建寺的功绩与赤德松赞时期扶持和保护佛教的政策内容,属于兴佛证盟石碑。基于嘎琼石碑的考古调查历程与文献记载、学术史回顾,补充两点内容:第一,1993年考古调查报告中未被公布的重要出土信息,如琉璃瓦、棋格状图案的青砖以及刻有藏文“廓莫然拉”(go rmo ram la)字样的砖块,可知嘎琼拉康寺庙建筑不仅大量使用汉地青砖、烧砖、琉璃瓦等,还出现在砖块上刻字凿图的现象。第二,对碑文中的寺名“skar cung”与文字厘定后的“skar chung”,以及错讹写法“dkar chung”在不同史料中的记载流变和当代学术文章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考察,得出其流变路径:原始碑文记载为“skar cung”;12世纪后受文字厘定影响,写为“skar chung”;13世纪时,部分史书开始错讹记载为“dkar chung”;此后以讹传讹,被16—17世纪的史家沿用。  相似文献   
2.
“托在掌心上的透明余甘子”——《四部医典曼唐》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1日,西藏藏医院老院长强巴赤列教授的助手次旦久美先生把《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183;蓝琉璃之光》(以下简称《曼唐》)一书送给我,希望做个介绍的时候,我有一种难以承受的负重感。这部有160幅彩页,1160页文字,总容量达160万字的皇皇巨著,在西藏藏医药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次旦久美的不断鼓励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大安西夏钱,为西夏惠宗李秉常大安年(1074—1084)铸,分为西夏文大安元宝和汉文大安通宝钱,后者为隶书之风格,前所见有背穿上仰月纹,大字版、直读、径25·1、穿7·5、厚1·3mm,青铜泛微黄,系内蒙林西县三道营子村窖藏发现。当时泉界轰动,泉坛前辈卫月望和吴宗信老先生所考证,此币风格、铸造工艺有西夏之气息,无辽币之风韵,定为西夏大安年铸西夏币;又者,清代孟麟《泉布统治》录一枚,也已经考大安通宝为西夏之物。从“大安通宝”的出土情况看,主要发现于西夏故地。除1981年内蒙古林西县三道营子窖藏出土一枚外,辽朝境内至今无第二枚出土。而西…  相似文献   
4.
王校《水经注》断句失误三例陈永中阅读王国维先生校注、袁英光、刘寅生两先生整理标点的《水经注》.发现三处断句有误,现分述于下。1.卷二57页:"《十三州志》曰:县在郡西南四十七里。延转击狄道安、故五及羌,大破之,即此也。"此句中之狄道、安故、均为西汉陇...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收有青冈岭辞条(第568页),该辞条的释文是“青冈岭:在甘肃环县北,唐开元四年,单于副都护张知运击突厥叛军于青冈岭。亦日青冈峡,又日青冈川。《赵殉聚米图经》:青冈川在环县西北。本灵州大路,五代时,康福大破吐蕃兵于此。”这一高度概括而又精炼的释文,清楚记述了青冈岭、青冈峡的历史与处所位置,但是细考释文,青冈岭与青冈峡虽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义沟道宰印”印文印拓先后收录于《切庵集古印存》、《汉印文字征》、《印典》之中。义沟:《汉书·地理志·北地郡》载“义渠道,莽曰义沟。”其意是说王莽将“义渠道”之政区名称改为“义沟”政区名称。  相似文献   
7.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前半期,中国封建经济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封建的生产关系原在农村中占统治地位,可是,到这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而雇佣劳动的普遍使用就是中国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显明标志之一。许多地区由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商品率的增长,引起了对雇佣劳动的使用。(如:陕西、山东等省)。在好些省份(江苏、山西、甘肃等)零工现象开始发展。童工被广泛应用。甚至在少数民族的一些地区(如:广西、贵州之苗族,广西的僮族)也使用了雇佣劳动。在雇佣劳动方面,我们所研究的这一时期,是以商  相似文献   
8.
明代,由宁夏黄河东部横城之北,向东经灵州北部至花马池(今盐池县)先后修筑了两道长城,一道称“河东墙”。是成化十年由徐廷章、范瑾负责修筑;另一道称“深沟高垒”,是王琼负责修筑。“河东墙”的一些基本情况,已由上篇补说做了介绍,本文再对“深沟高垒”长城的几个问题续说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嘉靖宁夏新志》卷三中卫“建置沿革”条目记载:“秦汉北地郡地。唐灵州河西地。元置应理州,属宁夏路。国朝洪武初,州废,以宁夏左屯卫军余屯种于此。三十二年,复徙屯种军余于宁夏。置宁夏中卫指挥使司,给‘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印’,属陕西都司。迁实在京、在外军官六千余员名,遂为河西重地。宣德初,以都指挥守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