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秋时节,我国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世界现代史、德国史、意大利史、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以及军事院校的四十多位同志,欢聚在景色秀丽的滨海城市烟台,出席了关于欧洲法西斯问题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向会议提交了三十六篇论文和资料。在1984年11月2日至8日短短的几天时间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有益的切磋。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201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日,为牢记历史、教育当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的“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发言内容涉及九一八事变及抗日战争研究的诸多方面。兹将发言精要以笔谈方式刊出。(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3.
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是万峰同志继《日本近代史》之后的又一部学术专著。1980年6月,作者赴日,在东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和考察。当时选定的课题是“日本现代化史诸问题研究”,本书即是这项研究的成果。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对日本现代化问题的社会经济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代初,在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之后,德意法西斯势力在欧洲日渐猖獗;日本法西斯分子也在东方磨刀霍霍。然而日本由于两次大战之间特有的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结构,它在通向法西斯政权道路上采取了独特的“渐变”方式:即不是通过组建法西斯政党去攫取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明治维新,拉开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设的序幕。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目:资产阶级的胜利非但没有“理所当然”地把昔日的皇帝送上断头台,反而把他拥上了现代政治舞台的中心;明明是推翻德川幕府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维新”运动,却偏偏打出“王政复古”的旗号。这种“新”与“古”的统一,“尊皇”与“倒幕”的并行,清楚地表明,在日本现代国家政权的诞生过程中,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尊皇思想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在日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有着复杂、深刻的文化内涵的尊皇思想,究竟起了哪些作用?怎样、以及为什么会起到这些作用?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近两千年来的中日关系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东汉到南北朝是第一个阶段,其特征是尊崇与怀柔;从隋朝到明朝初年是第二个阶段,其特征是赶超与因循;从明朝初年到日本明治维新是第三个阶段,其特征是挑战与转折;从"对等条约"的签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第四个阶段,其特征是侵略与削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第五个阶段,其特征是对峙与再转折。这过程经历了两次转折,第一次转折发生在第三个阶段,第二次转折发生在第五个阶段。当前,中日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是第二次转折前特有的现象,也是双方势均力敌态势被打破、新格局形成之前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明治宪法体制下日本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明治宪法体制下日本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武寅一日本的内阁制度作为现代官僚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于1886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明治维新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全面开始的资本主义化进程,建立一种既否定德川幕府封建制度,又有别于欧美先进资本主义诸国的、有利...  相似文献   
8.
1933年3月27日,日本退出国联。从军事上看,这一举动意味着日本摆脱了一切国际组织与条约协议的束缚,迈上了肆无忌惮的侵略与战争之路。但是从外交上看,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它的胜利。它不是以往“战果”的继续,而且恰恰相反,它是日本外交上的一次彻底失败。其理由,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武寅 《炎黄春秋》2001,(10):42-4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日本在战争认识问题上仍犯禁不断,内阁大臣频频“失言”;首相以各种名目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通行无阻,而批判皇国史观的人士却受到冷遇,甚至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尽管亚洲各国抗议的呼声不断,但日本我行我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侵略罪行的否认和美化。这一切说明,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存在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深刻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0.
武寅 《历史研究》2012,(3):96-110,191
日本天皇制起源于日本古代社会,在经历了种种变迁之后,逐渐形成了三大基本要素。一是皇统谱所代表的皇位继承制度,它保证了皇位传承的家族唯一性;二是等级身份秩序,它保证了天皇的至高无上性;三是神化,它保证了天皇的绝对性。由这三大要素造就的天皇,成为日本政治文化的类图腾,天皇制也因之而成为日本政治制度的典型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