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1898年美国发动了争夺殖民地的美西战争。腐朽衰老的西班牙日暮途穷,不堪一击,美国轻而易举地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攫得大片殖民地。然而,在这次战争中,与西班牙殖民统治毫无任何联系的夏威夷群岛却首当其冲地被纳入了美国的版图。美国为何要首先兼并夏威夷?夏威夷在太平洋上对美国有何战略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围绕着美国吞并夏威夷这一史实,对19世纪末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战略作一粗浅的探讨,祈请史学界指正。  相似文献   
2.
《自由,战场的呼唤》面世后,作为美国学界首部以单卷本形式、综合论述美国内战史的著作,被一些美国学者誉为"最高级别的历史书写"。这样的褒奖说明,该书在结构编排、史学方法的运用、研究角度的切入、论述主题的深刻寓意、资料的结构运用与印证分析、文史写作方法的融合、语言表述风格等方面,均超过了前人的水平。但是,囿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该书也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和立论性缺陷,其中包括章节结构中"虎头蛇尾"的安排、南方战败的"偶然性"因素分析、对自由概念的追加性解释、林肯在废奴进程中的作用,以及论述中对边缘地带诸州的忽略,等等,都使《自由,战场的呼唤》成为学界批判的由头。不过,美国学界围绕该书的争论及其对美国内战史研究的促进作用,都是该书价值外溢效应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梁茂信 《史学月刊》2015,(3):91-108
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口迁移的全球化趋势和规模日新月异,流向美国的亚洲移民与日俱增,其中以技术移民尤为突出。从1970年代起,亚洲就成为当代美国技术移民的首要来源。这既与美国移民政策变化所产生的拉力作用相关,也源于战后亚洲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由于许多亚洲国家曾长期遭受欧美列强的殖民统治,它们在战后也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而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其人口压力、经济落后和生活水平低下等因素合力发酵,使亚洲各国都出现了其人口在国内、国际和洲际三个层次上的大规模迁移与流动。大批技术移民流向美国,既是亚洲各国人口流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亚洲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虽然回流亚洲的技术移民逐渐增多,但从整体上看,亚洲仍然是当今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国的人口流动及其区域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0年以来,美国的区域经济和政治发生了显著变化。向来倨傲全国的东北部和中西部日渐衰落,而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则迅速崛起,成为美国政治经济之重心。在此过程中,人口流动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层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促成因素是什么,它对区域发展和社会问...  相似文献   
5.
自1965年以来迁入美国的外来移民日渐增多,并在20世纪末期达到了历史高潮。在入境移民中,整体学历结构呈两极化趋势:即接受1-11年教育的移民和在大学学习一年以上的移民比例相对较高,而高中毕业的移民数量较少。这种状况源于美国移民政策中强调移民家庭团聚条款,同时也因为美国在20世纪后半期吸纳了大量难民,赦免了数百万低学历的非法移民。在各民族群体中,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移民的学历整体较低,亚洲和欧洲移民的学历较高。另一方面,高学历移民呈逐渐提高的趋势,特别是在90年代更加明显,这主要归因于美国政府加大引进外国优秀人才的政策。大量优秀人才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流失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后半期 ,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和资本的离心性流动导致了富有人口、产业和政治权力重心转向郊区 ,中心城市问题丛生 ,陷入积重难返的困境。这种转变滥觞于市场经济机制下科学技术在生产、交通和通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这不仅使郊区成为城市居民首选的理想居住场所 ,也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横向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过程中 ,联邦政策的矛盾性对郊区和中心城市反向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 ,社会上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和经济上的排斥泛滥有加 ,贫困人口进一步被隔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相似文献   
7.
目前,虽然中美学界关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研究,在概念和理论构建方面并无明显分歧,但几乎所有成果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美国对外关系方面,对于外来移民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历史关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客观而言,两者走向呈"U"型模式。在1789-1880年,移民是备受欢迎的财富,而在1880-1924年逐渐被看做是"威胁"而加以限制。在1924-1943年,因经济危机和二战爆发,移民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跌入谷底。到1943-1965年,美国缓慢地开放了国门,欢迎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移民入境。在1965-2013年,移民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再次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跨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其范围逐渐覆盖了全球五大洲。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科技人才的战争。其中,美国一马当先,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积极网络外国人才。此后到20世纪末,吸引外来人才就成为美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欧洲发达国家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实施较晚,但到20世纪末期,欧盟国家成为当代全球继美国之后另一个人才聚集最多的地区。从人才来源看,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从母国迁入发达国家的移民,第二类是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无论以何种身份入境,科技人才作为母国政府、家庭和社会多年来投入的人力资本的载体,其作为移民永久性定居欧美发达国家,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人才的流失,其中以人才资源稀缺的加勒比海和非洲国家遭受的损失最严重。从科技人才迁移的原因看,在微观上,科技人才的主观因素作用比普通移民更加突出;从宏观上而言,用传统的移民观已经无法解释战后扑朔迷离的跨国人才流动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可以发现,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都出现了科技人才跨国活跃流动的趋势。同时,区域性的经济协作和跨国公司及各国教育的国际化趋势等因...  相似文献   
9.
梁茂信 《历史研究》2007,(1):158-173
1971—1982年间,美国国会为应对经济危机和滞胀或出于正常立法需要,多次颁布或修订立法,确立了缜密的人力培训与就业政策机制,其突出特征是管理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混合模式,允许私有企业代表参与政府决策,加强工作福利和反对就业歧视的立法体系,实施多重性功用的公共服务就业计划,为各类失业者的培训与再就业提供了政策保障。然而,各级政府在管理上协调不足,问题繁多,影响了政策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萌生于本世纪20年代。此后至80年代,非法入境的现象愈演愈烈,屡禁不止。虽然政府内部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经过激烈的辩论后颁布了相应的立法,但非法移民问题仍然是一个难以根绝的顽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