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喜源 《风景名胜》2020,(1):0205-0206
在高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园林景观建设的进程中,然而在原生的基地上有世代的人生活栖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利用新兴的建造技术,以新的形象再现场所精神,记忆传承,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发扬光大流传于世,才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德方鼎的铭文,郭沫若院长在《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释談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简化》(《文物》1959年第7期)一文中曾經考释,因为德方鼎和德鼎(即所謂大鼎)目前都藏于上海博物館,故个人得有机会对证原物,将郭沫若院长的文章仔細地讀了几遍,觉得非常富于启发性。如释"易(?)字作益(?),可以看出易字是益字的簡化","益乃溢之初文,象杯中盛水满出之形,故引伸为增益之益,"又云,"益既引伸为增益,故再引伸为锡予"等等,都是非常精确之說。德方鼎铭的本身問题,看到郭院长的見解,虽然也感觉到很新颖而有一定的說服力,但考虑的結果,发现  相似文献   
3.
1929年至1931年。中原大战前后,冯玉祥先生为联合阎锡山共同讨伐蒋介石,于1929年6月莅晋与阎共商讨蒋大计。在晋期间先后在太原晋祠、傅公祠、五台西汇、建安村等地居住。并在日记中详述经历情况。1930年3月,冯返潼关、郑州、新乡等地督师后,日记则多记冯、阎合作反蒋过程、电信往还、款械补给、军事进展情况。1930年8月,阎、冯联合汪精卫和西山会议派等在北  相似文献   
4.
曾任北洋政府督军、省长及原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统治山西近40年的阎锡山,于1948年我人民解放军围攻太原战役中,逃离太原,飞往京沪。1949年6月至次年3月,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在此期间,他曾以“调人”身份,  相似文献   
5.
6.
杜任之同志,是山西民主同盟的创始人,是我国社科界的知名学者,他毕生追求革命,献身党的事业,在长期的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的解放及科学文教的建设和发展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认识任之是在40年代第二战区首脑部驻地的晋西吉县克难坡,当时我任阎锡山的秘书。他每次因公见阎,总要到秘书室与徐墉若和我坐一坐,谈谈时事,而后去阎新居住的窑洞与阎议事。记得是1942年秋,阎派他去孝义地区任组、政、教、经统委会主任。临行前他去找我说:“蓼源,陪我看看赵老先生。”我遂陪他去距我办公处不远的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居室。恰好宗复(赵戴文之子)同志由隰县回其父处,相见甚欢。赵老先生对杜说:“你走我知道了! 孝义那里形势复杂,你要谨慎。日本人想经济上困死我们,你去要和晴波(指楚溪春)配合,打破日本人的经济封锁。这是  相似文献   
7.
韩复榘(1890——1938),字向方,河北霸县人,原是冯玉祥部列兵,后历任冯部营长、团长、师长、军长、河南省政府主席,1929年投靠蒋介石,历任国民党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山东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司令.日军进攻华北时,不战而放弃山东,遭到全国舆论之谴责.蒋介石迫于人民压力,并因韩长期截留地方  相似文献   
8.
说雀——兼谈■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资料汇集一、■.在商王武丁时期.雀是位■次参与征伐,战功赫赫、特别活跃的人物,或族邦、族氏(?)领,或族长者.甲骨卜辞文字中,有很多条关于他的活动事迹的记载.他的足迹走遍北西南东四方,但他活动最频繁的地方,还是在北方和南邦,与北方  相似文献   
9.
子午源 《收藏家》2006,(8):41-45
“浅绛”原是中国山水画的术语,指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以淡赭、花青、藤黄等冷色彩渲染而成的山水画。国画中的“绛”即赭红色,又染以浅色,故名“浅绛”。这种浅绛山水的画法,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所创造。陶瓷界所说的“浅绛”或“浅绛彩”,是借用中国画的术语,指晚清至民国初年流行的一种彩绘瓷器。它以一种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胎上绘画纹饰后,再染上浅淡的赭石与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色彩,经低温烧制而成,画面彩料甚薄,色调清淡柔和,艺术风格与纸绢上的浅绛山水画大致相近。不过,浅绛彩瓷画的题材已不再局限于山水,还能表…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40年代“叱咤风云”之阴丹士林布极为畅销,其诞生与发展是有一段耐人寻味的经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