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峡谷的发现杨逸畴编者按:最近,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经多次考察论证,首次确认一项新的世界之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峡谷。这里,我们特邀请此项成果发现者之一,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中间,由六七十个岛屿组成.离大陆直线距离约1.0公里,离台湾西海岸约40公里,是历史上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之间往来的中转点:海峡两岸的科学家从史前古动物和人类考古研究中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台湾海峡曾经成为陆地,澎湖列岛曾经是“台湾陆桥”中途,大陆地区的远古人类曾经走过陆桥进入台湾岛……  相似文献   
3.
雪崩惊魂南边巴瓦峰地区界于横断山脉的西侧和喜马拉雅山麓,山体高耸陡峭,又南濒印度洋,降水很丰富,形成频繁而强烈的雪崩是必然的自然现象。看积雪皑皑的山麓,充满道道雪崩滑道,触目惊心,给人一种分外惊险陡峭之感。雪崩给登山和探险考察活动带来极大困难和种种危险。1984年春天,我随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来到南峰。3月9日是一个大好的晴天,考察队员和登山队员穿过海拔3600-4200米的林海雪原向主峰挺进。“路”上灌丛密集,积雪埋没双膝,既要踏雪又要砍灌丛才能前进;雪灌进鞋袜化成水又结成冰,身上冒起阵阵热汗,真是冷热夹攻,这…  相似文献   
4.
我一生与青藏高原结缘,前后20次进藏作科学考察,每次在藏区都能见到转经和磕长头者,使我感受到浓郁的宗教气氛,一种信仰的力量,也可以说一种真正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不拘任何时间、地点和环境,手持转经筒,不停地转着、摇着,口中念念有词,显然是念着经。走...  相似文献   
5.
作为水汽通道的雅鲁藏布江下游纵向谷地,由于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自古至今,对该区域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大峡谷探险考察杨逸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下简称“大峡谷”)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极为艰险,峡谷核心地段是无人区;其内侧的墨脱县因受喜马拉雅山和大拐弯的包围阻隔,成为高原上有名的孤岛,因此,大峡谷成为地球上有数的人类难以涉足的神秘禁地之一,被视为“死亡峡...  相似文献   
7.
提起大峡谷,人们首先会想到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百余年来,它都以“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称号享誉全球。近几年来,一些国家逐渐领悟世界之最地理景观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相继推出了所在国的大峡谷,并向科罗拉多大峡谷发出了挑战。但当今世界上惟一可以直接向科罗拉多大峡谷提出挑战只有中国的雅鲁藏市江大峡谷。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面前,科罗拉多大峡谷只能拱手称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撼人风光可以用10个字来概括。.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着南沙巴瓦峰(海拔7782光)和加拉自垒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  相似文献   
8.
雅鲁藏布大峡谷证实和发现河床瀑布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家从1973年起就对雅鲁藏布下游大拐弯峡谷进行了多次综合性的科学考察,地理学家杨逸畴到今天为止,已8次进入大峡谷作科学探险考察;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率组对大峡谷作为水汽通道进行了测试,证实大峡谷是印度洋水汽进入高原的主要通道;植物生态学家李渤生曾率组深入,连续考察15个月之久。1994年他们对大峡谷作为世界之最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对比原世界最大峡谷科罗拉多和秘鲁的科尔卡峡,证实和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1994年4月间日中国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作了报导。1998年9月,…  相似文献   
9.
据《参考消息》6月9日转载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第18期报道称,俄罗斯科学家于1999年8—10月,在西藏冈仁波齐峰上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他们“总共发现了100多座金字塔和各种古迹,……金字塔形状各异和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不已。”消息一出,举世震动。是真实还是臆想?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特别采访了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杨逸畴(以下简称“杨”)教授,请他解说究竟。杨教授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最大的峡谷,曾多次长时间深入青藏高原考察研究,对冈仁波齐峰周围地形地貌非常了解。记者:您是如何得到消息的?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