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脍炙人口的七绝《竹石》之杰作。诗人借竹写人,寓情于物,热情歌颂仁人志士那种追求真理、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与凛然风骨。以此来评价镇江古城考古所原所长、镇江博物馆研究员刘建国三十余载考古之风雨历程与丰硕成果,委实是十分恰切而允当的。他一生致力于城市考古、名城文化遗产之保护与利用,年年竭诚鼓与呼,岁岁潜心探与研。曾在《考古学报》《考古》《东南文化》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出版《古  相似文献   
2.
位于镇江市区仓巷69号的张云鹏故居.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曾荣获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2000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作为中国大陆首次获得如此殊荣的唯一古建筑.它不仅是张氏后裔的骄傲.也是我们镇江人、江苏人乃至海内外华人的骄傲。对于这座闻名遐迩的故居,几年前我就有拜访之愿。  相似文献   
3.
研究清代镇江文化氏族的个性特征,不仅有利于对镇江人民优良精神传统的梳理与总结,而且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品格与道德水平,有利于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较为稳固的精神支柱。主要体现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镇江的地理位置与形势颇为独特,它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而滨江,是典型的江南名城。不过,镇江虽属江南之一族,但它却又是处于江南地域的北方边缘地带,与素有楚地之称的扬州隔江相望,因此,就其地理位置与形势而言.它便自然形成了一个“吴头楚尾”的特殊名称。  相似文献   
5.
正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尊敬的钱璱之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与钱先生几十年交往的经历如电影镜头般地呈现于眼前,令我感动、感激、感怀与感铭。2013年3月中旬,我在常州市参加有关地域文化座谈会后,便专程前往市区唐家湾路迎春花园拜访钱璱之先生。此前,我与钱先生通了电话,虽然与他有20余年不曾见面了,但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依然是那么清晰洪亮,给人以乐观健朗的感觉。同时,  相似文献   
6.
1986年12月8日,镇江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及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处于沪、宁之间,是美丽富绕的长江三角洲咽喉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得天独厚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滨江山林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自远古时代以来就吸引了人们扎根  相似文献   
7.
贺双卿的诗文,主要辑自于康乾年间与贺双卿同时的金坛人史震林的纪实体笔记《西青散记》(乾隆瓜渚草堂刊本)。《散记》初刻于乾隆三年(1738)。今人杜芳琴教授在《散记》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贺双卿的诗文整理成《贺双卿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相似文献   
8.
惊闻著名书画家田原先生不幸逝世的噩耗,我的心不禁一震,悲从中来。我缓步阳台,肃立南望,潸然泪下,谨向享年90高龄而驾鹤西游的田先生默默致哀,祝他一路走好。当此际,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遂油然浮现于我的脑海,心灵摇荡,再一次引发我对田原先生的无比钦慕与敬佩之情。那是2001年的初春时节,我在江苏大学图书馆查阅有关民间文学杂志时,偶然发现一本装帧大方得体的《乡土》杂志,便随手翻看了一下目录。发现有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率先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的长篇小说。它的诞生,标志着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几部小说取材于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而集体整理加工式小说创作模式的终结,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进行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历代研究《金瓶梅》者,不乏其人,论著层出不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倍受研究者之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金坤 《文献》1999,(2):4-22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自它诞生的二千多年来,特别是汉代奉为经典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在《诗经》众多问题的研究中,议论最多、分歧最大者,恐怕要数对《诗经》具体诗篇主旨的争辩了.而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即在于人们对于《诗经》创作年代尚缺乏较为准确的把握.年代理解有误,解题难免出错.因此,加强对《诗经》创作年代的考析,比起《诗经》其它门类的研究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