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里,我们将讨论一个人们从来没有注意的组织——中华民国工党。 中华民国工党是民国初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出现的一种工人组织。我们知道,在民国初年,曾经有过好些自称代表中国工人级级的利益、并从事工人运动的“政党”出现。这些“政党”往往只是当时某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客们猎取  相似文献   
2.
論光复会     
一光复会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1904年冬成立于上海。在这以前,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皖地区,已經出現了一批不同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級知识分子,他們结集同道,創办报刊社团,展开救国活动,傳播民主思想,为光复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进步知識分子的趋向革命,以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軍侵略为契机。1900年,当北方形势正十分紧急时,杭州有人組织“浙会”以“研究时事”,上海有人召开“国会”号召救亡,参加集会的人虽然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民主派的理论基础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领导思想。 民族主义号召人们为中国的独立而斗争。当民族独立的旗帜,已被西方资产阶  相似文献   
4.
我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载《历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一文中,曾列专节谈到义和团运动。牟安世同志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和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线索》为题,就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作用以及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紀末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4——1895年的中日战爭(甲午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可說是这次“瓜分”狂潮的信号。日本軍国主义者用武力打敗消朝統治者之后,悍然提出了割让大片中国领土的要求,接着帝国主义各国便相竞奔向东方,張牙舞爪地攫夺中国各項权益,获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圍”;各国报纸公开以“瓜分”中国作为“时常討論”的“題目”。狂妄的帝国主义者視中国如“死屍”,“他們偷窃中国就像从死屍身上偷窃东西一样”,滿以为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 8月3日,由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暨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日本神户孙文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隆重召开。会议历时4天,于8月6日胜利闭幕。 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内学者89人,海外学者86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日本、南朝鲜、印度、美国  相似文献   
7.
民族工业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工矿企业而言,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曾经有过三度繁荣:一是戊戌变法前,即1895——1898年;叶是辛亥革命前,即1905——1908年;一是五四运动前,即1915——1918年。每次繁荣为时都很短暂,而且紧接着衰退,表现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艰难的,迂迴曲折的。1895——1898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开始阶段,同时,也是甲午战争结束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高涨的基础。甲午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人民头上。国家和社会处在全面崩坏中。为了救国救民,孙中山奋斗了一生。他摸索、探求、奋斗、经历了无数的跟难挫折,最后找到了要救中国,“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真理。孙中山的道路,也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地英勇斗争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的全面崩溃和农民反抗怒潮的普遍蔓延,是清朝统治面临末日的主要特征之一。农村經济之所以崩溃,原因很多,諸如封建剝削的变本加厉,清朝政府的竭澤而漁,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商业资本与高利貸资本的兇殘榨取……所有这些压迫,随着社会經济的向前發展而一步紧压一步,結果是水利破坏,災荒流行,农業生产衰退,亿万农民求生無路,不能不群起斗爭。因此,清末农村經济的全面崩溃,也就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殘杀中国人民的一幅血迹斑斑的圖画;农民运动的普遍蔓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再学习和历史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史轻论现象值得正视 近年来,历史学界在遭受“十年浩劫”的致命摧残后,拨乱反正,努力挣脱极“左”政治的枷锁和教条主义的绳索,逐渐复苏,并出现了大有希望的可喜的苗头。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