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安徽省庐江县出土1件攻敔王光剑。剑身有铭文2行16字,原报道释文有误,现重新释写如下:攻敔王光自乍(作)用剑。(走亘)余允至,克戕多攻。其中"(走亘)"、"戕"二字是反文。"(走亘)"字原文从"辵"从"亘",为"(走亘)"字的异体。铭文前一句的意思十分清楚,是说这柄  相似文献   
2.
贵将军虎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图1)《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与青铜器(下)》著录,在图版一二六,但图像铭文不甚清楚。此节是右半,作伏虎形,翘尾(略有残缺),正面有铭文两行十字,背面有凸榫二,长8.05,高3.9,厚1.55厘米。我们过去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馆时曾见到贵将军虎节,并隔着陈列柜的玻璃对其铭文进行了摹写。(图2)  相似文献   
3.
保利艺术博物馆入藏的应国■簋,保存较好,器盖具全。通高22.6、口径18厘米,重4公斤。器身斜直壁,下腹外鼓。兽形双耳,有垂珥。圈足,附三个兽首形矮足。盖顶隆起,中间有捉手,捉手两侧各一长方形镂孔。盖缘和器口缘饰回首长尾鸟纹,间饰两个高浮雕兽首。圈足饰三角云纹(彩版柒:1;图一)。整个造型颇像战国秦汉时期的奁形尊,十分特别。盖内和器内底有相同铭文6行,57字(图二)。铭文为: 隹(惟)王十又一月初吉丁亥, 王才(在)姑。王弗望(忘)(?)(应)公室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浩  杨泽生 《文物》2011,(6):88-89
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共711枚,其中整简516枚,残简185枚。整简长23~23.2、宽0.7~0.9厘米,有些简可辨上下契口及编痕;残简长短不一,最短的仅1.9厘米。这批医简没有书名,根据简文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医方目录"、"医方甲  相似文献   
5.
本主要讨论包山楚墓简牍遣册部分的几个问题:1一种兵器;2几种人马甲胄;3几种马具:4一种盛矢之器等。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三年江苏无锡前洲公社社员挖塘时发现了一批战国时期楚国的铜器,经冯其庸先生及时抢救,大部分铜器都得到妥善保护。其中一件鉴和两件工形器都刻有基本相同的铭文,有一件豆形器还刻有记重铭文。李零同志、刘雨同志和李学勤先生对铭文都有很好的见解。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战国於疋布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学者奥平昌洪编的《东亚钱志》卷四页二四下著录一枚方足布,面文曰:於疋(图一)。此种布亦见于李光庭《吉金志存》1.13.7和倪模《古今钱略》6.7.4(图二)。此二书是木刻本,文字摹刻,略有失真。一九八四年河南省郑州市北郊出土一罐方足  相似文献   
8.
战国平阳刀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世战国货币中,有一批传为山东博山出土的刀币,正面或有“明”字,或无字,背面一般有三个或四个字,字形诡异,不易识读,旧多称为博山刀。1978年,我们发表《战国货币考(十二篇)》,将博山刀背文第一字释为从“邑”从“竹”从“膚”之字,并指出即地名“莒”之专字。此后,汪庆正同志又认出第二字为“冶”,李学勤同志对币文的释读也提出了一些值得重  相似文献   
9.
1973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出土了一件漆盾,平面呈龟腹甲形,长32、宽20.1厘米。该墓同出竹简所记"龟循"当即指此。循从盾声,古音同在真部,故可通用。汉《孟郁修尧庙碑》楯作(木循),魏《广州孝王元焕墓志》輴作(?),是汉魏时盾、循可以通用之证。  相似文献   
10.
楚国官印考释(四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壹上君之谞玺《古玺汇编》0008号楚印,其文如下: 原书“上”下一字和“玺”上一字并缺释,《古玺文编》作为不认识的字收在附录里(见该书452、400页)。按“上”下一字应分析为从“章”从“次”从“口”。战国文字里有一个以此字的上半部分为偏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