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出现了裂痕。到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由于“珍宝岛事件”和抓捕苏联间谍案的发生,中苏关系一度剑拔弩张。本文作者在那一特殊年代曾供职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亲历了当时的一些事件。  相似文献   
2.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反对美国推行侵略政策,在世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嬗变,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3.
我在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工作期间,参加过一位华侨为他儿子举行的婚礼,好多年过去了,但对当时有趣情况,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4.
1964年4月1日,巴西发生军事政变。两天后,政变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非法逮捕了我国派驻巴西的九名工作人员。这是一起恶性外交事件.自然在中国和巴西乃至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并为世界各国舆论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1983年7月26日,我奉命赴我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工作,任政务参赞。黎巴嫩是中东的一颗明珠,其首都贝鲁特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贝鲁特不仅是中东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各国的情报中心,各国通讯社共有45家,各类报刊达130多种,它是中东的神经中枢。各国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云集这里。对外交官来说,这里是最理想的外交舞台。可是,当时的黎巴嫩,战乱频仍,在我任职期间,战祸之烈,达到高潮。对他乡异邦的人来说,黎巴嫩之行无异“死亡之旅”。孔子曾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但为了我国的外交事业,为了发展中黎两国和人民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6.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反对美国推行侵略政策,在世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嬗变,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7.
1983年7月26日,我奉命赴我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工作,任政务参赞。 黎巴嫩是中东的一颗明珠,其首都贝鲁特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贝鲁特不仅是中东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各国的情报中心,各国通讯社共有45家,各类报刊达130多种,它是中东的神经中枢。各国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云集这里。对外交官来说,这里是最理想的外交舞台。  相似文献   
8.
从1957年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进行了大论战。在这场斗争中,邓小平展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华。“和平过渡”之争1957年11月,邓小平随同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邓小平的主要任务是代表中共中央主持起草《莫斯科宣言》。邓小平一行到达莫斯科后,苏共中央将他们起草的《莫斯科宣言》交给了中共代表团。邓小平一看,感到失望,因为自苏共二十大以来,中苏两党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其中,主要分歧是关于和平过渡问题。苏共强调,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完全有可能通过合法的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