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推动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工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先后编纂过《义和团档案史料》、《筹笔偶存》(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合编)两种史料专书。这两部史料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同时,许多史学工作者还要求对馆藏的这部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爆发前,道光帝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禁烟运动,后世的治史者们,在论及这一时期的禁烟运动时,都对林则徐、黄爵滋等力主禁烟的爱国主义者无比推崇,对道光帝也有所肯定,这是完全应该的。但却很少有人对清廷言官所起的重要作用,给以应有的注意,这未免令人感到有所不足。为此,本文主要依据档案史料,略述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清代档案中有关哥老会源流的史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清王朝统治期间,民间秘密结社之多,活动地区之广,起事斗争之频繁,实为我国封建历朝所少见。仅据故宫明清档案部所藏有关清代官方文件的记载,这期间各种秘密结社的名称,就约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仅是指已被清官方所发觉和破获了的,那些没有被发觉和破获的民间秘密组织,更不知还有多少。  相似文献   
4.
开展边疆史地研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事关重大。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边疆区域占我国很辽阔的一部分,很多资源蕴藏在边疆地区。人口大多集中于中原和沿海地区,其余60%的地区人口相对少,且为少数民族所聚居。这个国情决定了如果没有边疆的开发,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发展;没有边疆的稳定,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安定团结;没有边疆的安全,就不可能有国防的巩固。边疆地区的开发是我国的生命线,研究、开发边疆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玉座珠帘五十春,临朝三度抱冲人。扶床一见雏孙拜,定省仪鸾仅隔晨。”这是后人述及清末慈禧太后死时情景的一首宫词。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俗称西太后,是咸丰帝奕詝之贵妃,同治帝载淳之生母,光绪帝载湉之母后,生前屡加徽号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以下简称“慈禧”),死后葬于定陵东普陀峪,称定东陵,谥号为“孝钦显皇后”。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现存约两千万件左右的清代档案中,"上谕档"是史料价值很高的一种,它所记载的全都是清代皇帝的"上谕"。本文拟对清廷的这种上谕文书及上谕档的由来、演变及其现状略作论述,以供有心利用或研究者参考。一"上谕",在清传本来是专指皇带的命令和指示。若将这些命令指示形成文字,记诸一定载体之上,就成了一种文书。清代的上谕文书发自朝廷,是皇帝专用于发布日常  相似文献   
7.
从清宫医案论光绪帝载湉之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清一代,在统治集团内部,充满了激烈的政治斗争。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明争暗斗,攻讦猜忌,乃至谋害和残杀,屡屡发生。入关后,所历十朝,竟有五个皇帝之死一直被视为疑案,其中晚清光绪帝载湉之死,尤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主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资料,对光绪帝生前患病状况及其死因,略事分析。  相似文献   
8.
清王朝沿入关前的惯例,将儒臣在内廷的直庐,即办事处所,称作“书房”。入关后的清代宫廷之内,先后有过两个书房,一称“上书房”,一称“南书房”。前者是皇子们受师傅教读之所,后者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即内廷翰林的值班办事之处。这两个书房都有它们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也均曾在清王朝的政治活动中起过不同的作用。尤以康熙时期的南书  相似文献   
9.
原清代内府收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墨本,一向被看作传世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古人曾誉之为“天下法书第一”。乾隆帝把它视为“千古妙迹”,赞叹为“神乎技矣!”故而将此帖与晋代王献之的《中秋帖》和晋代王珣的《伯远帖》同藏于宫中养心殿西暖阁的里间,命名为“三希堂”。意为“希世神物,非寻常什袭可并云”。  相似文献   
10.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是晚清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是侵略者,中国是被侵略者,结果是中国的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丧师、赔款、失地,灾难深重,耻辱空前。举国上下莫不气愤捶胸,痛心疾首。以致对此战争失败的责任,严加追究,责难纷法。其中对翁同和这位主战重臣.不仅当时朝议臧否各异,而且至今在史学界仍是看法不一。本文拟就此稍作评述。翁同和(1830-1904),字叔平,江苏常熟人。1894年中日两国因朝鲜问题而起交涉之时,翁同和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受命参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