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南部的淮河流域和南阳地区是我省楚文化遗存分布的中心区域,近十年来在过去对楚文化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又发掘了淅川下寺楚墓群,固始白狮子一、二号墓,叶县旧县一号墓,淮阳马鞍冢车马坑,平粮台楚墓群,正阳苏庄一号墓和楚部陈城等重要遗址与墓葬,为促进我省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淅川下寺楚墓的发掘,对于研究春秋时期楚文化的内涵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下寺楚墓位于淅川县东南60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的”龙山”土岭上。1978—1979年,在这里发掘了25座楚墓,大致可以区分为五组。其中第三组规模最大,内容也最为丰富,它包括主墓1座(二号墓),陪葬墓3座,殉葬墓16座和尢型车马坑1座。  相似文献   
2.
淮阳平粮台城址社会性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平粮台城址的兴建年代、城名、族属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四公里大朱庄西南角台地上,台地高出附近地面三至五米,平面为正方形,城内使用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米,如果包括城墙及外侧附加部分,面积达五万多平方米。现存城墙顶部的宽度约8—10米,下部宽13米,残高3米多,城墙大部分保存较好,东西两侧一部分城墙遭到破坏,西南城角呈弧形,内部较直,系采用小版筑堆筑法,即先用掺有红烧土的褐色土在城墙基址的内侧筑一版筑墙,墙宽0.8—0.85米,高1.20米,夯层厚0.15—0.20米,以此作为城墙的内壁。  相似文献   
3.
郸城段寨遗址试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段寨遗址位于河南省郸城县西南八公里巴集公社段寨村西北角(图一)。遗址是一处约十亩大的台地,台高约五、六米。一九七四年在遗址北边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批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可能是墓葬的随葬品,有镂孔豆、高足杯、白陶絮、罐等,征集后存郸城县文化馆。一九七九年十月,河南省博物馆派王润杰、安金槐等同志对段寨遗址进行调查,采集了一批文物。同年十二月派人前往试掘,周口地区文管会、郸城县文化馆也派  相似文献   
4.
由洛阳市东行十四公里,有一座古老的城垣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便是有名的汉魏故城(见封底)。这座故城的范围东自寺里碑,西到白马寺,南起大郊村,北靠邙山。登高鸟瞰,在那一望无际的田原上,道道城墙逶迤相连,故城轮廓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5.
探寻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结题了,断代工程给我们那些启示?今后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现将我的想法谈出来,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断代工程的上限是夏的始年,即从禹之受禅为王开始。工程推出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即距今4070年,而夏代只是我国古代史中的一个朝代,在夏禹受禅为王以前还有舜、尧、帝喾、颛顼、黄帝、炎帝等,如何看待五帝、炎帝等,应该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断代”只到四千多年,还有近千年的文明史需要我们搞清,兹谈三…  相似文献   
6.
1977年春淇县高村公社二郎庙村的社员在村北平整土地时,发现一面铜镜,直径19厘米。镜面弧形;背面下凹,外饰三角纹、平行线纹、波浪纹,中有铭文:"尚方作竟(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内有四乳,四乳之间有四幅画像。半圆形镜钮,长  相似文献   
7.
河南淮阳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粮台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朱庄西南地,台高3至5米,面积百余亩,《准阳县志》称其为"平粮冢"、"贮粮台",当地群众称其为"平粮台"。此台是一座龙山文化古城址,古城废弃后,成为战国、两汉的墓葬区。1979年至1980年我们在平粮台清理了一批战国、两汉墓葬,其中以十六号楚墓形制最大,出土遗物也比较丰富,现简介于下。一墓葬形制十六号墓位于平粮台古城址内的东北部,发掘前由于社员取土烧砖已将此墓的东半部墓口及墓内部分填土挖去,残损的墓口及墓道因之暴露于外。此墓系竖穴木椁墓,墓向107°,平面为"甲"字形,东部有斜坡  相似文献   
8.
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鞍冢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大连公社大吕大队瓦房庄村西100余米。因两冢相联,形状很象马鞍子,故群众呼之为"马鞍冢"。冢西200余米是新蔡河,再向西300余米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址,城址的台地上埋有许多战国晚期的中小型楚墓(图一)。前些年,当地农民在马鞍冢取土时,曾经发现铜镦、带钩、错银双蛇头承弓器等文物。198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淮阳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在马鞍冢进行考古调查时,从社员手中征集到这些文物,并了解到出土地点。经过实地调查,初步认为马鞍冢是两座大型合葬墓,冢的西部有两座大型车马坑。经报请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1981年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至1983年底田野发掘工作结束,历时三年。共发掘大型楚墓两座,大型  相似文献   
9.
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平粮台遗址位于淮阳县城东南四公里的大朱庄西南,面积五万多平方米,高出附近地面三至五米,又称"平粮冢"或"贮粮台"(图一)。 1979年9月,河南省文物局举办省文物工作人员训练班,在平粮台遗址进行考古实习时,发掘面积八百多平方米。发现了龙山文化的高台建筑,并在平粮台周围发现了几  相似文献   
10.
淮阳县平粮台四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粮台位于淮阳县东南四公里的大连公社大朱大队大朱村西南,台高约五米,面积百余亩。《淮阳县志》称之为“贮粮台”或“平粮冢”。台上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遗址上还保留有战国、汉代的墓群。一九七九年五月上旬,周口地区文物考古训练班在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