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墟武官村大墓墓主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武官村大墓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于1950年发掘的。它位于殷墟西北岗王陵的东区。当年发掘时,主要清理了墓室、北墓道和南墓道一部分,随后发表了发掘报告。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阳地区文化局合作,在发掘武官村北祭祀坑的同时,将该墓之南墓道作了清理。至此,该墓的全部资料得以完整公布于世。此墓是有南、北墓道的“中”字形墓,墓深7.2米,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14米,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殷契粹编》(以下简称《粹》)第221、222是两片有名的卜辞,其上有"廿示"。其中,《粹》222可与《人文》2997相缀合(图一~四)。《殷契佚存》(以下简称《佚》)第884片是另一片有名的卜辞,其上有"自上甲廿示"(《戬》1.9,《续》1.2.4重出。图五、六)。《粹》221、222与《佚》884辞意相近,字体略异。关于《粹》221,《殷契粹编考释》(以下简称《粹考》)隶定如下:  相似文献   
3.
《殷墟文字·乙编》(以下简称乙编)5849片其中一辞云:“贞:(?)(侑)伐(?)苯?”(图一)。此片为武丁宾组卜辞,其“(?)”字过去不识,《甲骨文编》隶定为“(妾又)”,无说;“(?)”字《甲骨文编》隶定为“媚”,但其意义,终永有人作过合理的解释.因此,此二字均有待重要新考释.这不仅  相似文献   
4.
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中,铭“司(兔丂)母”者二十六器,计有方壶、圆斝、圆尊各一对,觚十一件、爵九件,铭文均为正书(图一,1、2、7)。另外,有大方尊二件,器底亦铭“司(兔丂)母”,但在“(兔丂)”旁多一“癸”字,铭文为反书(图一,6)。此二件方尊与前面二十六器当是一人之物,故妇好墓共有“司(兔丂)母”之器二十八件。在妇好墓不同铭文的铜器组中,“司(兔丂)母”组仅次于“妇好”组,足见此组铜器之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殷墟妇好墓的器物铭文中、署“司母辛”铭文的铜器一共五件。其中大方鼎一对(标本789、809),铭文“司母辛”均署于内壁中部(图一;1.2);四足觥一对(标本803、1163),铭文“司母辛”署于器底里中部,盖里后端亦署“司母辛”三字(图一:3、4);另有方形高圈足器一件(标本850),铭文“司母辛”署于口下内壁中部(图一:5)。以上五件铜器均庄严典重,可与“妇好”组的大、中型青铜器  相似文献   
6.
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一件奔马铜雕。奔马长45、宽10.1、通高34.5厘米。马作奔驰状,三足腾空,头微向左,昂首扬尾,右后足踏在一只飞鸟上,飞鸟体形较小,展翅回首,尾端有一孔(图一)。铜雕上大下小,重心位于马的右后足与鸟背的接触点上,造型别具一格。奔马健壮有力,栩栩如生,是一  相似文献   
7.
山东邹平丁公遗址“龙山陶文”辨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1992年年底,中国考古学界传出一个特大新闻: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山东邹平丁公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一片距今4300年左右的刻字陶片,使中国成熟文字的历史至少比原来提前800年。山东大学郑重向海内外宣布:“中国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9日得以改写,即从原来的公元前1400年提至公元前2300年左右。”(见《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12月30日)。不久,中央电视台又播放了这一消息和陶文文字照片,并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8.
1992年,浙江龙游发现石窟,洞内有一石刻浮雕像。对此浮雕像内容表示的意义及生成年代众说纷纭。作者从多方面作了分析研究,认为此像应为“天马行空”图,成于南朝时期。  相似文献   
9.
古文“夏”字考──夏朝存在的文字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夏”字考──夏朝存在的文字见证曹定云我们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作为古文字中的“夏”,我们不可不求,不可不察,不可不辩。自北宋以来,一代又代的文字学家,对古文中的“夏”,不断地作出辩识和考征。但截至目前,这一过程并没有完结,“夏”字的衍变过程、人...  相似文献   
10.
<正>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无名组与历组卜辞的类型三无名组与历组卜辞的称谓与时代四无名组与历组卜辞的早晚关系五论"小乙—三祖—父丁"中的"三祖"六无名组与历组卜辞所出地层七地层学与类型学的关系八结论一问题的提出历组卜辞是武乙、文丁卜辞的主体。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历组卜辞时代的争论进行了近四十年。争论中,我们于1980、1984年发表了《论武乙、文丁卜辞》与《再论武乙、文丁卜辞》两篇文章,论述该类卜辞是属于武乙、文丁时代。尤其是2011年发表的《三论武乙、文丁卜辞》一文,指出在历组卜辞中明确存在"小乙—三祖—父丁"这一祭祀顺序,这是小乙与父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