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劲松 《南方文物》2015,(2):205-208
<正>距当今时代最近、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留下大量的战争遗存。这些遗存或是记录了战争的过程与结局,或是反映了战争的苦难与创伤,或是为了缅怀死者,或是为了纪念胜利。其中一些战争遗存的内涵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标志着人类文明成就和社会进步的文化遗产无关,之所以仍将它们保存下来只是为了警示战争的残酷,从而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在以弥合战争创伤和开创美好未来为直接目的而加以  相似文献   
2.
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先生所著的《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这是第一部对先秦两汉铁器进行系统考古学研究的学术著作,全书共八章61万字,对先秦两汉铁器进行了两个层面、三个层次的研究。第一个层面是技术层面,即结合铁器的科学分析和冶铸遗存考察,对冶铁技术和铁器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第二个层面是文化层面,即将铁器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因素而对其产生、发展、作用,以及社会变迁进行研究。在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是运用考古类型学等方法对资料做系统梳理,通过形态学、类型与组合、空间分布和编年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巴蜀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部分,20世纪中叶以来巴蜀地区有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学者们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巴蜀地区的地史与文化,将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人类学材料、民族学材料相结合,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林向先生长期致力于以田野考古为基础探索古蜀历史,其著作便反映了他的研究心路历程与学术脉络。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的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4.
罗家坝墓葬出土两类青铜器,分别属于四川当地文化以及楚文化和中原文化,这不仅反映了文化交流与人群迁移,更重要的是这可能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东周时期成都平原文化和社会的关键。成都平原的墓葬从春秋晚期开始出现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早期墓葬的新特点,反映出当时文化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罗家坝墓葬作为联系成都平原与长江中游及中原文化的重要节点,正是探究上述变化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展示文物的同时,还力图构建出商代江南的历史图景。这个展览引发出了对文物和公众考古学的意义、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拼接”关于“过去”的历史图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四、感言     
马继贤(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 1986年三星堆遗址两座“器物坑”发现大批青铜器和精美玉石器的消息甫经公布,即震惊了世界。至今凡是参观过三星堆博物馆的中外游人,无不被它们奇特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和恢宏的气势而震撼。以它们为代表的三星堆化,更是中外学们多年来一直热烈讨论的重要课题。这批青铜器的发现,表明先秦时期,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上存在着一支具有独特化面貌、在时代上与中原的商化同时发生发展的灿烂的青铜明。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地区出土较多时代相当于商时期至汉代的青铜鸡。其中三星堆2号器物坑出土的青铜公鸡形似家鸡,它与象征太阳的青铜鸟等共出,可能用以表现鸡鸣日出。其他青铜鸡多为杖首,或许也与鸡能报晓计时有关。考察这些青铜鸡的形态和出土背景、认识家鸡的动物习性与相关文化现象,或有助于判别此类人工制品所表现的种属并丰富家养动物的辨别标准。  相似文献   
8.
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遗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次一金沙遗址祭祀区的出土遗物二金沙遗址祭祀区与三星堆器物坑出土遗物比较三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遗物的文化面貌与性质四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遗物的特点及原因五金沙时期成都平原的文化格局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在成都平原发现的又一个重要遗址。1995年在成都金沙遗址范围内的黄忠村一带已发现商周时期的遗存,2001年在金沙村出土大批遗物,由此开始了对金沙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多年的发掘与研究已确认金沙遗址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内含大型建筑区  相似文献   
9.
<正>从1921年河南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开始,中国考古学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1)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对于世界文明具有深远意义,表现为中国考古学100年来揭示和阐释的中国古代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张长寿先生,1952年7月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56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88年被授予德国考古学研究院通讯院士。张先生的田野考古实践和研究,在商周考古学的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中,我们更可以领悟到学术的真谛与精神。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我们曾对张先生进行专访。现应《南方文物》之约,特此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