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在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十八日腾冲光复的日子里由<大公报>记者潘世征采写,发表在<大公报>和<报荡报>上,后于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发表在<腾越日报>和 <省中校报>上.原标题是<敌随军营妓调查--腾冲城内的一群可怜虫>  相似文献   
2.
照片 在中国云南的松山拍摄的4名朝鲜慰安妇的照片,是关于慰安妇的珍贵资料.这幅照片在日本引起关注是1984年的事.虽然照片在1980年就已经由每日新闻社在<1亿人の昭和史日本の战史>中发表了,但把参加过缅甸战争的士兵作为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事情还是月刊冲绳社企画1984年出版的<太平洋战争史胡康谷地云南的作战>一书.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史学界,很难见到用激情探索历史的人。我之所以不想用学者一词称呼戈叔亚,是因为他研究历史的方式和历程与我们熟知的方式太不一样。不是在书斋里,也不是通过教科书,他是用双脚跋涉于历史的荒野中,用心与事件中的人和物,去交谈,去体验历史。这使得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区的了解,恐怕可以在任何一所军事学校当教官。  相似文献   
4.
戈叔亚 《华夏地理》2002,(8):102-109
编者按: 春节后,接到戈叔亚的电话,他几乎是叫喊着告诉我:他在贵州找到了"24拐"!我把他的问题随便问了几个不同行业的人(非学者):"24拐"在哪里?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在怒江吧?或者是在澜沧江.许许多多的人,尤其是云南人对这条公路,大都是从书籍、杂志和报纸上得知的.50多年来,我们都没有亲眼见到这条路,但都相信了专家和媒体的"专业见解".实际上,不只是战后出生的人,甚至战争的当事者,也不全知道.于是,大家都错了.戈叔亚自嘲自己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组最新发现的慰安妇照片,重新翻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史。调查日军战争罪行的研究者到云南腾冲进行实地取证,又专程到朝鲜寻访历史证人朴永心,她终于挺身而出指证了那段沉痛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戈叔亚 《中华遗产》2009,(12):58-71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的天空到处“飘”着飞机,其繁忙程度甚至超过了今天广州白云机场春运高峰期的水平。如此之多的飞机,均起降在云南全省约52个机场上,而这些机场都是云南一百多万各族民工,用石碾子作“压路机”,在短时间内扩建和修建的。这些朴拙、厚重的石碾子,同在这块土地上战斗过的许多人一样,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7.
在战争过去了将近60年的时候,在当年中国远征军打败侵略者的地方--腾冲,发现了一组日军留下的人体照片.这是世界上最奇特、最罪恶、也是最悲惨的人体摄影照片,照片主人是慰安妇,那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人类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相似文献   
8.
有一幅二战时期的老照片,画面上的车队正沿着一条呈无数“S”状的公路,从谷底向着险峻荒凉的山顶缓慢地爬行,从山脚到山顶4公里的路段上密布着24个弯道。照片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大通道的艰险。这是一张非常著名的照片。直到今天,在介绍滇顷公路甚至介绍云南的书扫杂志上,或者使用“滇顷公路”、“史迪威公路”、“Burma Road(滇顷公路)“、“Stlwell Road(史迪威公路)”为索引在网站上查找,都能看到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9.
戈叔亚 《文史博览》2007,(11):29-30
近年来,国人对抗战期间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的故事知道得很多,但是他如何帮助原云南政府主席龙云摆脱蒋介石的控制逃到香港,最后加入到新生的人民政府的一段经历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中午骄阳似火,凉爽的小树林特别诱人.腾从毛茸茸的矮种马上跳下来让商队马帮在这里宿营.爬过前面的一座大山就到达缅甸的伊洛瓦底江河谷了,而目的地印度还像传说中有一百个太阳的地方那样遥远.在仅仅只有一个太阳的这里休息看来是很好的.腾在天气和旅行方面是很在行的.他喜欢眼前这条小河谷的景象:泉水清澈,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势开阔.四周的高山像冲刷过那样干净,给人一种舒适安全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