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康的政治倾向及其对经学教育的批判徐杰,胡居付嵇康与阮籍、阮咸、刘伶、王戎、山涛、向秀一起被称为“竹林七贤”,“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①但他并不是一个志在“竹林”之中的人。他是有明确政治倾向的。嵇康一生的命运与曹魏集团紧密相连。嵇康与魏宗室联姻...  相似文献   
2.
<正>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同仁,不忘"挖掘、整理、研究、传承"之初心,十多年来,搜寻整理了较为丰富的祁县历史文化名人、晋商劲旅祁县商帮的史料。在晋商史料中,大多为走口外旅蒙商的内容,闯关东商人的内容十分稀缺。近日,宋庆林研究员从民间发现袁兰著作《币制刍言汇志续录》(民国四年刊印),并以高价购买,成为祁县商帮闯关东经商的首份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2月,中国商业史学会授予山西省祁县为"万里茶道——茶商之都"称号。据记载,有清一代,祁县古城上中等以上的茶庄达到23个。所谓上中等茶庄,即指资本在5万两白银以上,总柜设于祁县古城,在中国江南名产茶区武夷山、安  相似文献   
4.
徐杰 《收藏家》2006,(7):50-52
“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是陈师曾题齐白石《借山图》的诗句,这两句诗可以印证近代中国画画坛的一段佳话,即陈师曾对齐白石有知遇之恩,曾劝白石老人衰年变法,使其终成一代宗师。深厚的家学濡养下,和早年赴日留学的经历,构成了陈师曾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开阔的美术视野,为其在中国画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惜,正当他要步入艺术创作的盛年之时,不幸早逝,使得中国画坛和文史学界众多名宿扼腕叹息。虽然他的绘画未能开宗立派,达到他应该达到的高度,但就其现存的画作来看,能在西方艺术的冲击之下,人们对传统中国画的信心有所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恢复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价良学风,从而把党的学风建设推到了一个新境界二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学风问题伪论述,对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端正学风,倡导一个好的学风,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风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和对待马克思壬义理论的问题。因此,革命导师历来重视学风问题。毛泽东同志是我党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日本灵异记》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空间世界。随着佛教的传入,受佛教宇宙观以及"现报思想"等影响,特别是这些与日本固有的"异界"观念、"灵肉二元观"相结合,产生了诸如"异界"、"冥界"、"现世冥界"、"现世地狱"的空间意识。虽然这些空间意识带有浓厚的宗教虚构色彩,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①毫无疑问,这是马克思对神话本质的精辟阐述。然而,要真正了解神话是如何"用想象和  相似文献   
8.
上海历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从19世纪中叶开始曾经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潮,能够理直气壮在格式表格籍贯一栏里填“上海”的委实不多,所以,上海老房子前被多加了个“洋”字,也就不在话下了。随着年轮更迭光阴流逝,老洋房里的洋人换成本地人而后又换成洋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相似文献   
9.
金代天会七年曷苏馆路迁到宁州的具体地址,史学家、考古学家多有论述,笔者认为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多年来阅读了大量有关曷苏馆方面的史料,尤其对王寂写的<鸭江行部志>中与曷苏馆有关的部分反复研读分析,并多次沿途实地考察.在综合历史资料和大量的文物遗存的基础上,认定盖州市九寨镇五美房村古城遗址,为金代曷苏馆路治所宁州.  相似文献   
10.
赵祚令 《神州》2011,(24):80-87
利用人的足迹确定其是否作案,我国自秦汉起便开了先河。20世纪60年代,牧羊娃出身的马玉林从对人体行走规律及行走运动作用力的研究入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身识别为目的的足迹检验理论和方法,取得了由认定物到认定人的重大突破。然而,是否能利用人体运动力学、数学、仪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自动检验足迹,使足迹人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