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学 《环球人物》2020,(7):106-108
“你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我一次回眸岁月就成了风景”,斗室此时,我凝神静气追忆刘以鬯(音同畅)先生,心中闪过这两句诗。1992年,到香港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我曾与刘以鬯寒暄几句,未能畅谈。1993年,我去香港访学,临行前台湾友人得知这个消息,祝贺之余还叮嘱几句,林耀德和痖弦都说,“一定要去看看刘以鬯先生”。  相似文献   
2.
徐学 《环球人物》2020,(1):106-108
1994年,我应香港岭南学院(现岭南大学)之邀,去作三个月的访问学者。那年之前,曾到过香港几次,来去匆匆,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感受,对它更多的印象,倒是来自上世纪80年代研究生课程里的中国新文学,那里的作品对香港有不少描绘和慨叹。五四新文学作家鲁迅、巴金、胡适、许地山、茅盾等都到过香港,他们看到了这个岛屿的殖民色彩和畸形发展,下笔描述所见所感,总是贬多于褒。  相似文献   
3.
徐学 《环球人物》2020,(8):106-108
陈之藩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那时,港中大人才荟萃、风流云集,余光中与港中大7位教师过从甚密,一起度过近10年逍遥时光,他们被后人称为“沙田七友”。余光中晚年对港中大同事甚是怀念,每逢小聚,总会说起。  相似文献   
4.
徐学 《环球人物》2020,(9):107-109
也斯去世好几年了,我对香港文学的研究也“退居二线”,但每逢想起香港,想起诗歌和摄影,想起红酒和食物,或者仅仅是在寂寞的时候,就会去书架上找他的书,翻开来看一看。最近疫情严重,打开那首《非典时期的情诗》,我仿佛又听到他粤腔粤调的吟诵。  相似文献   
5.
徐学 《环球人物》2020,(6):107-109
3月10日,是武侠文学名家金庸先生96岁冥寿日。他辞世也有一年半了。其间,时常可以看到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当今文坛,金庸堪称“传奇”,没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可以引起多种媒介的追捧,从报纸连载、图书出版、影视到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6.
徐学 《环球人物》2020,(10):107-109
2014年,为纪念赴港任教40年,余光中发表了《吐露港上中大人》一文,回忆他在港中大的十年,文中特地提到作家小思,也就是卢玮銮教授,说她为人踏实低调,深爱香港,“她简直就是香港的良心,香港文学史的记忆”。我读后也想起小思,和她接触不多,但深深记得她的温暖。  相似文献   
7.
徐学 《环球人物》2020,(5):106-108
在香港文坛,女作家堪称一道风景线,其最出色表现在小说上。多年前,英国作家伍尔芙夫人说:“女子一向在客厅的人来人往中讨生活,正可锻炼她们的心灵,来观察并分析别人的性格。这样的锻炼足以成小说家,而非诗人。”如今,女人早不在客厅讨生活了,她们足迹遍及世界,眼光注视八方,急剧的社会转型使她们面临困境。女性的本能使她们更为真切实在,两性关系空前的开放随意,交往乃至交合的自由,反而使她们遭受更多的困扰与创伤,但才女们依然钟情于小说的创作,施叔青就是这样一位才女。  相似文献   
8.
徐学 《环球人物》2020,(3):106-108
我和犁青交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他创办了《文学世界》杂志,在香港广泛向中文作家约稿,我也收到他从香港寄来的约稿信。1990年,福州市第一家民营书店--树人书店发起首届海峡两岸征文大赛,邀请席慕蓉、舒婷、罗兰和我担任评委。书店负责人郑忠贵希望我在香港再找一位评委,我去信征询犁青的意见,他虽是诗坛前辈,也欣然首肯和我们一起并列评委。那是一次愉快的合作,数万人应征投稿,两岸以及香港的重要报刊都报道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9.
徐学 《环球人物》2020,(4):106-108
陶然走得很仓促。去年3月,朋友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噩耗,我觉得很意外。陶然看上去虽然并不健壮,但也没听说有什么病痛。多年来,他都能扛重耐劳,活动多,作品多,两岸三地到处可以见到他的文字和身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