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徐团辉 《华夏考古》2015,(2):109-115,126
从战国初年的历史形势和韩国的发展战略出发,考虑韩国灭郑的军事策略,结合考古材料,韩国迁都宜阳、阳翟的记载应是可信的。对文献记载的混乱现象应予以全新解读:韩国迁都宜阳、阳翟的时候,平阳作为政治中心在继续使用。换言之,韩国在保持平阳都城地位的同时,迁都宜阳、阳翟,以此来服务灭郑的军事战争。宜阳和阳翟是具有浓厚军事色彩的临时性都城,带有战时陪都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宜阳故城、阳翟故城和新郑韩城是战国时期韩国在进军中原的过程中先后建立的三个都城,这三大都城在选址、宫城和宫殿区以及防御设施和体系的营建、陵区的规划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同时,受不同历史条件的影响,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比如都城性质、城郭布局、破郑风水等。这些异同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探讨当时韩国的社会和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3.
考察战国都城的防御特征,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第一,从整个都城来看,防御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宫城的防御远较郭城更突出更严密,简言之,"卫君重于守民",这是战国时代都城防御的普遍特征;第二,从宫城的防御对象上分析,防御内部国人比外来敌国更甚,一言以蔽之,"防内重于防外",这主要体现在临淄齐城和新郑韩城上,而临淄齐城尤为突显,这应与这两座都城均经历了政权更迭有关。  相似文献   
4.
2006年7—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施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唐县东都亭村、李家庄等村附近开展了考古工作,抢救性清理了大量各时期古墓葬,其中包括4座魏晋北朝时期墓葬。这4座墓葬较好地展现了魏晋北朝时期河北地区的丧葬文化面貌,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相关考古学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