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四)用对方所使令的人来代称。常见的是“执事”、“左右”,另外还有“从者”。“执事”本指担任工作,如《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又指担任工作的官员,如《国语·吴语》:“王总其百执事,以奉其社稷之祭。”但先秦已把它用作为尊称了。如: (1)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杜预注此云:“言执事,不敢斥尊。”可见“执事”作为对对方的敬称,表示不敢直指其人,含有一种敬畏的意味。这种例子在《左传》中很多,现再举两例: (2)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编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非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重要典籍,它产生于战国晚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历来对其研究者层出不穷,其研究领域也十分广阔,诸如思想体系、文学价值、校勘注释、版本目录等,都有人作过研究。对它的编集,也颇有人作过假设,但我们觉得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商君书》杂考纠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商君书》杂考纠缪张觉《商君书》为法家要籍,故治者代不乏人。近世之研究著述尤盛,但其间也存在着种种误解与不解。今不揣愚陋,略陈管窥蠡测之见,如有不当,尚望方家指正。一、《商君书》编集考《韩非子·五蠹》云:“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相似文献   
4.
我们现在提倡语言美,主张礼貌用语。其实,这是我国的传统,我国古代在言语修辞上是很讲究的。拿称呼来讲,其中就有很多奥妙,尤其是尊称的选用更是多种多样,恰如其份。古汉语中的尊称方式,常见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 以其人的王位官爵或高贵的身份作尊称。如: (1)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2)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 (3)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4)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5)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6) 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7) 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8) 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战国策·赵策》)  相似文献   
5.
《老子》为道家之至要经典,其影响纵贯古今,遍及中外,二干多年来研究不可胜数,然其玄义妙理,至今尚有不解误解处,甚而至於有以老注我,窃为老聃抱恨焉。故不揣愚陋,将其往复观照,反覆绌绎,务得其义,要在以老解老,发微纠谬。今公之於世,以就正有道焉。  相似文献   
6.
谁执“左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普遍认为“左券”为债权人收执。其实,从古献记载来看,“左券”实为债务人收执。  相似文献   
7.
晋代干宝之《搜神记》,是我国古典名著,如今甚为畅销.现通行之校点本有二;一为中华书局1979年9月出版的汪绍楹校注本(到1985年已印三次,共316500册).一为岳麓书社1989年7月出版的钱振民校点本(1989年7月印12500册).前者“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见该书《出版说明》),后者“以明末《津逮秘书》本为底本,以《学津讨原》本参校,亦酌取汪绍楹先生校注本之长”(见该书《前言·附记》).今复取《津逮秘书》本(即明代胡震亨、毛晋同订的《津逮秘书》第十乙集中的《搜神记》,汲古阁藏版)与《学津讨原》本(即清代张海鹏校正的《学津讨原》第十六集中的《搜神记》,琴川张氏藏版)及有关典籍校读一过,发现汪校本、钱校本之文字皆有失误.其误虽不多,却亦值得刊正.特别是汪校本,印数既多,且为中华书局版,甚有权威,故贻误更甚,其勘误实刻不容缓.例如:  相似文献   
8.
王符《潜夫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符《潜夫论》考张觉王符是我国东汉时代著名的思想象和政治家,他写的《潜夫论》是我国古代的不朽名著。但学术界对王符的生卒年以及《潜夫论》的写作流传情况还存在着种种混乱的甚至错误的说法。今不揣愚陋,考述如下。不当之处,敬望方家赐教指正。一、王符生卒年考王...  相似文献   
9.
元代何犿所校的《韩非子》由于与宋刻本差异较大且所校年代较早而为研究者所重视,其写本虽已失传,但尚有翻刻本传世,这就是明代万历己卯(1579年)三月刻成的《韩子迂评》。本文专门考述《韩子迂评》的刻书过程与流传情况,纠正了陈启天《增订韩非子校释》与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中的误说;并附录了有关序跋题识,以免研究者再为其附录之误文所误。  相似文献   
10.
《韩非子》作为战国时代的集大成之作,不但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文学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一般地说,先秦诸子的著作,大多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价值。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先秦诸子都是雄辩家,他们不但深明这个简单而又有效的道理,并且努力将它贯彻到自己的论辩之中。他们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往往稍一开口便徵引历史事件作为他们的论据。按理说,如果他们所举的历史事件不是事实,那么就一定会遭到当时不同学派的反驳,一定会降低他们在政治思想斗争中的声誉,这当然是对他们极为不利的。从这种角度来看问题,诸子中所引用的历史事件一般说来都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诸子著作本身就是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产物,因此,它们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政治斗争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