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伊秉绶,字墨卿,号汀洲。说起他,非艺术圈子内的多数不知其何所人也,然而提到“伊面”和“扬州炒饭”,我想,知道并且尝过的人一定不少。然而,这两样美食与伊秉绶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临摹的重要性。当我们现在对文人画形式陈陈相因表示厌倦、并把它归罪于临摹所带来的危害时,我们至少是部分地说出了一个真理:低层次的、注目于表象躯壳的临摹确实是沿袭因循的最现成的途径。但是,早在宋代以前,临摹就已成为中国画形式把握的一个基本的内容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对沿续近千年的文人画的不变现象提出批评,并随手把“临摹”拉来陪绑,虽然不失为是一种对因循保守的同仇敌恺,但这至少对于临摹方式本身是不够尊重的。因为这只是临摹观念和方式被运用得不好,并不是临摹本身的毛病,责任在运用者。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