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红娟 《文物天地》2023,(1):112-117
1954年陕西彬县瓦缸窖藏出土五十余件宋代耀州窑青瓷,保存完整,出土时间、地点清晰,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其中的二十余件,器物类型有碗、杯、盏、洗、罐等,以圆器为主,造型艺术精湛,装饰题材和构图丰富,青釉晶莹润泽,橄榄绿青釉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是研究宋代耀州窑青瓷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临汾地区丁村民俗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红木雕《八仙醉酒》座屏,可惜屏座已失,仅留屏芯。这件红木雕艺术品,无论从雕刻技巧,布局结构,还是从人物造型,情节内容看,都是一件艺术价值和物价值较高的木雕工艺品。山西省物鉴定组于1988年将其定为二级物。  相似文献   
3.
张红娟 《收藏家》2022,(7):83-86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代中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罐,外壁通体青花装饰,腹部纹样特别,为四幅神仙人物图,分别骑乘仙鹤、鲤鱼、槎等,造型各异,场景宏大,仙气十足。罐腹所绘何人?有着怎样的故事渊源?又有何寓意?令人忍不住探究一二。这件青花瓷罐,圆唇稍外侈,短颈微束,圆肩,胫内收。形体较小,口径8.3、底径10、腹径15、高11厘米。罐底无釉,显露褐红色胎体,为圈足,圈足内平整,并以中心为点遍布发散状跳刀痕。罐内腹部中心一圈接痕,断面较厚,凸起明显。罐外壁青花淡雅,并有深色的点状沉淀。  相似文献   
4.
2002年7月至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及乡宁县文管所组成的内阳垣考古队,在乡宁县昌宁镇内阳垣村南的土疙瘩墓地,抢救性发掘5米以上。共11座,一棺一椁者7座,两棺一椁者4座,填土均经夯打。其中有2座墓出有铜容器,其余墓中均出陶器、玉器、骨器等。M88,方向15°。墓各  相似文献   
5.
张红娟 《丝绸之路》2009,(8):108-109,111
本文结合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论述了图书馆在新技术条件下馆员继续教育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维慎  李聪  张红娟 《文博》2014,(4):39-43
在唐朝,皇太子、国子监生、州学或县学的学生在初入学行"束脩之礼"时要用食案,而皇帝在宴请蕃国主或蕃国使节的重要场合同样要用。食案有大、小之别,唐房陵大长公主墓壁画中的"五足圆盘"应叫"五足圆案",它的造型承袭了汉晋以来中国传统食具有足圆案的形态,又知握住案足的动作叫"持",因此,唐房陵大长公主墓壁画"托果盘侍女图"命名为"持果案侍女图"是比较妥当的,其中侍女所持的五足圆案属于低矮的小型食案,是可以搬到床榻上饮茶进膳的。  相似文献   
7.
2002年7月至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物局及乡宁县管所组成的内阳垣考古队,在乡宁县昌宁镇内垣村南的土疙瘩墓地,抢救性发掘各时期墓葬94座,灰坑7座。其中夏墓5座,灰坑3座;春秋墓89座;汉魏暑期灰坑4座(图一、二)。  相似文献   
8.
苏北里下河地区阜宁南部婚礼风俗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述了苏北里下河地区阜宁南部男女婚姻大事的各种民俗信仰。依一般时间进程组织全文,从如何结亲、订婚和成婚等各个环节细述该地区的风俗习惯。主要记述传统的婚礼风俗。①同时对该地区婚姻风俗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概括说来它们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这也反映了乡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至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乡宁县文管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乡宁县昌宁镇内阳垣土圪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这次发掘共清理墓葬94座,灰坑7座,分夏、春秋、汉魏三个时期。夏代墓葬5座,形制为较浅的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单棺,头向南或西南,葬式为仰身直肢,一件陶器置于棺内两腿之间。随葬品有陶盆、鬲等。鬲一件,为夹砂褐陶,火候不匀,陶色不一,直口,花边口沿细绳纹较浅乳状袋足。泥质盆四件,灰色或红色,形制相同,大小相近,敞口,深腹沿下至腹部饰竖绳纹,底部饰交错绳纹,圜底内凹。灰坑3座,出土陶片中有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