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太后右和室”铜鼎考略张懋镕,王勇"王太后右和室"铜鼎一件,近年出土于陕西省澄城县.铜鼎形制:鼓腹,敛口,圆底,蹄足,耳略外撇。盖上有三环纽.通高16、通耳高16.8、足高7.1、耳高6、纽高2.4厘米。最大腹外径18厘米。器腹有弦纹一道(图一)。...  相似文献   
2.
张懋镕 《文博》2008,(5):19-24
本文从分析一件定名有争议的青铜器--伯湄父簋入手,认为青铜器的定名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件器物,必须了解这一类器物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以及它与其它器物(同出的陶器和其它铜器)的关联与区别,才能把握住它的性质,给它以正确定名.利用这些定名原则与方法,本文总结出包括伯湄父簋在内的豆形簋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豆的区别,认为伯湄父器是簋而不是豆,并据此分析了其它几件定名上有争议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3.
静方鼎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静方鼎内侧有铭文9行约79字。鉴于此器的重要性,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祈请方家指正。与静方鼎铭文的内涵最为贴近的有中方鼎与中甗,可资比较,其关联之处十分清楚。 1.人物相关联:中方鼎与中甗的器主“中”,即静方鼎铭中的“师中”。在中方鼎与中甗里,中奉周王之命南行视察;在静方鼎中,则是静与中同行视察。中方鼎的中在静方鼎中被称为“师中”。一种可能是在中方鼎  相似文献   
4.
张懋镕 《文博》2009,(3):27-29
1993年,作者曾提出“周人不用日名说”的论点。1989年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出土一件应侯鼎,鼎铭显示周武王的庙号为“日丁”,似与“周人不用日名说”相抵牾。本文则认为:十多年来,能证明“周人不用日名说”的青铜器很多,达159件,而“周人用日名”的铜器只有应侯鼎一件,是为特例。况且偶尔使用日名的周人仅限于极少数姬周上层贵族,主要在成康时期,是西周初期殷周文化交流的反映,因此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也不足以动摇“周人不用日名说”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往昔的研究,多偏重于青铜器形制与文字的探讨,对于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则甚为薄弱,尤其是青铜器纹饰渊源的问题,至今寥有文章论及。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田野考古发掘所提供的材料,丰富了我们对青铜器纹饰渊源问题的认识,使我们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一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即以殷墟出土铜器为代表的晚商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成熟的标志。无论是器类的齐全,还是纹饰的富丽多彩,都显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已步入鼎盛阶段。古代青铜器高超的工艺水平,在殷  相似文献   
6.
方壶呈方形,器盖似华冠,上置长条形花瓣,器盖四周饰蟠龙纹;腹外鼓,圜底,高圈足,颈部附兽耳,时代为春秋晚期。编镈呈合瓦形,平口深腔,下部略内收,鼓部布满纹饰,引人注目的是4条龙纹巧妙穿插,形态各异,极为生动活泼,是不可多得的春秋时期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7.
新近见到一对晋侯簋,形制、铭文相同。从形制、纹饰、铭文字体、铭文内容分析,其时代应为西周共懿时期。联系其他相关青铜器,可知这两件晋侯簋的主人应是成侯服人。  相似文献   
8.
宰兽簋王年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懋镕 《文博》2002,(1):32-35
宰兽簋是近年来周原出土的一件重要的西周青铜器,它对于西周年代、官制、文字的研究都具有相当的意义。本文拟就宰兽簋所属王世问题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懋镕 《文博》2006,(6):80
今年五月,我应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邀作短期访问。事后,朋友们问我:阿里山去否?回答:没有;再问:日月潭去否?回答还是没有。问者感叹:那你做什么去了?我说买书啊!此次台湾之行的最大收获是买到了一套刚刚出版的由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仁编辑的《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编》(下简称《新收》),我非常满意,因为这是一部我心仪已久的书籍。  相似文献   
10.
铜鍪小议     
铜鍪是巴蜀青铜器中颇具特色的容器.从形制来看,属于实用器物铜鍪的传播范围很广,除本土四川外,陕西、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均有出土.存在时间也很长,从战国早期直到东汉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