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7年我到昌都左贡县时,第一次听人说起东坝乡。那是一个远在怒江边的地方,非常偏僻,但老百姓却十分富裕。盛产核桃、葡萄、梨等水果,听起来就象世外桃源一样,令人神往。2002年6月我参加了茶马古道考察团到昌都后,就留在了昌都,继续做福特基金的一个社会调查的课题, 这使我有机会专程去一趟东坝乡。6月下旬的一天,我和图嘎一道再次来到了左贡,当晚住宿在县政府招待所。第二天吃过早饭后,驱车直奔东坝。汽车离开县城,沿玉曲河谷而上。河谷开阔,两岸的青稞地和草山一片碧绿,山上不时还可见片片树林。大约两个小时后,拐向了通往东坝的乡村公路…  相似文献   
2.
<正>Tibetans have a great variety of gold vessels, silverware and copperware, which each has their own unique features. The technology of making the vessels is also rather distinctive and developed. Some people have made personal studies of the making of  相似文献   
3.
西藏的铜佛像制作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铸造工艺,铸造的铜佛像以小型佛像为主。另一类为打制工艺,打制的佛像,以大型佛像为主,生产地以藏东昌都地区最为有名,工匠的数量也最多。  相似文献   
4.
贵州大方漆艺文化的历史现状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世 《东南文化》2003,(10):56-61
贵州省,特别是黔西北地区漆艺化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其中以大方县最为有名和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现在唯一仍在大量生产漆器的县。有人把它与茅台酒、安顺蜡染、玉屏箫笛一起称为贵州四大名特产。关于大方的漆器,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过初步的研究,但诸多问题不清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问题十分简略。本从民族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书上讲到游牧民族的生活时,常常见到的一句话是“逐水草而居”。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话,它概括了游牧生活的最基本特点。然而它又太简略,使人无法知道是怎样“逐”的。这里就从藏北牧民传统的游牧方式谈起。  相似文献   
6.
扣器源流     
扣器是指在器物器日、器底、盖口、盖痛及器身等部位镶金属箍的漆器。金属箍主要起加固和装饰的作用。对于扣器,在一些漆器的论著中已多有提及,但尚无人对其源流加以系统探讨,且由于新的考古资料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某些看法。因此,写此短文,以求教于学界。一、扣器的起深受到考古材料的限制,以前认为扣器始于战国①,但新出上的材料证明西周时期就已经有扣器了。1983-1986年在淬西张家坡的西周墓地出土了一批铜漆木器具。其中有7件铜扣,1件为漆木壶的口沿,6件分别为3件漆木蓄的器口和器底。这些铜扣均有折角,不但有利于镶嵌,而…  相似文献   
7.
乃龙神山     
1996年夏季,与中国藏学中心的几位同仁到甘孜州的甘孜县搞民族学调查。一到甘孜,就听人说起东谷寺保存有不少精美的佛像和唐卡,很想能有机会去看一看。 八月中旬,调查工作告一段落,我们与甘孜县宗教局的干部及翻译一行十人到早已向往的东谷寺参观。 早上九点出发,行程50多公里的山路,到东谷寺已近11点,听完介绍,仔细欣赏完珍贵的文物,已近下午二  相似文献   
8.
国内有羽人划船纹的铜鼓可分为石寨山式和冷水冲式。石寨山式铜鼓的羽人划船纹图案写实,是本文论证的基础。冷水冲式铜鼓的羽人划船纹已高度图案化,以致变成一种几何形态,故本文论证从略。 关于铜鼓船纹,大体说来以前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是一种祭祀仪式,第二种认为是越人“安渡重洋到达新居的一段历史回忆”,第三种认为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竞渡习俗的写照。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此种看法冯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