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山楚墓出土的文书简,对于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法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自其面世以后,利用它来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文章却寥若晨星。究其原出,一是包山简文字诡异,许多字的隶定、释读存在着困难;二是对于若干关键字词的理解,各家分歧太大,难以形成一致的看法。这种情况在包山“受期”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自从《包山楚简》出版后,许多学者都对这个问题作过不同程度的探索[1]。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受期”简中一些关键字词的解读乃至整个“受期”简的性质,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受期”简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西安唐金乡县主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1年西安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灞桥区新筑乡发掘了唐金河县主墓。该墓墓内彩绘壁画,出土的天王俑、骑马狩猎俑、骑马侍女俑等堪称精品,乐舞俑、杂技俑生动传神,技艺高超,是研究我国古代百戏杂技艺术不可多得的资料。墓主为唐高祖李渊的孙女,滕王李元婴之三女。发掘者认为,墓内随葬的大批精美陶俑,应是为皇室宗亲专门烧制的“东园秘器”  相似文献   
3.
2006年2~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一座隋代纪年墓。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带三个天井的单室土洞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器物150余件,有陶俑、陶畜禽、陶模型器、陶器、釉陶器、瓷器、铜器和铁器等。据墓志可知,墓主张夫妇合葬于隋大业三年(607年)。  相似文献   
4.
1996年8-11月,为配合基建工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北郊的尤家庄发掘战国、秦汉时期墓葬200余座。其中的一座东汉墓(编号为M67)规模较大,结构复杂,随葬品丰富。尤其是出土的一批小陶俑,形态各异,是研究汉代杂耍百戏、陶塑艺术的重要资料。现将M67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曹魏景元元年朱书镇墓文读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全民 《考古与文物》2007,(2):30-32,92
2005年5月,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区广丰公司基建工地(位于长安区郭杜镇)清理了一座三国曹魏时期墓葬。该墓出土的一件灰陶镇墓瓶,小口外敞,平沿外斜,圆肩鼓腹,平底内凹,肩上钤有一枚印文,已模糊不清,瓶内尚存少量蛋壳残片。口径11、腹径27.5、底径19、高21.5厘米(图一)。其上朱书铭文有所脱落,尚有许多清晰可辨,或隐约可见,或可根据有关资料补上所缺之字(图二,封三)。尤为可贵的是纪年明确,为墓葬的绝对年代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信仰和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该镇墓文书体古朴娟秀,多具有楷书特征,尚存隶书意味,也为了解当时书法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现将这些资料一并公布,并试作解读。  相似文献   
6.
2018~2020年,为配合基础建设,山东大学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北郊十里铺汉墓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9座为陶棺葬,包括竖穴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土圹砖椁墓两种,形制保存相对完整,其年代为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该批墓葬的发掘,对于了解陶棺葬在两京地区的传布、汉代婴幼儿丧葬习俗的演变和区域差异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大唐国公礼葬故祐墓志铭》,对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李祐的生平事迹及李祐谋逆事件和唐朝处理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结合《旧唐书·太宗诸子传》之《李祐传》进行了研究,并就唐太宗令诸王之藩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唐李恪墓志铭考释与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李恪墓志铭》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于唐高宗永徽四年被杀后,又以国公礼仪埋葬时撰写的,史料价值极高,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本文针对墓志铭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考释,就李恪被杀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全民 《文博》2004,(1):60-65
1997年4月11日至29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本市南郊瓦胡同村东西安财政干部培训中心(现为曲江宾馆)基建工地M33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一批玻璃片,是汉代玻璃的一次重要发现。关于这次发掘的简要情况,已发表简报作了报道。本文拟对这些玻璃片的一些情况作以补充介绍,并公布其化学成  相似文献   
10.
张全民 《文博》2008,(1):11-14
1990年6月,在西安西郊热电厂一座唐墓(编号M63)中,出土了9件唐三彩玩具[1].它们有的塑成动物的形象,如骆驼、鸟、水牛、狮子;有的塑成人物造型,如相扑小儿、拍腰鼓乐工;有的则是将人与动物塑为一体,例如骑马男子、骑牛吹奏牧童;还有简单的吹奏玩具猴头埙,巧妙地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其用途主要是观赏把玩,或作简单吹奏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