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中共老党员潘汉年在第二次国共和谈期间“秘密投降国民党”,“充当国民党特务”……此事究竟如何,其中自有奥秘。  相似文献   
2.
丁玲在延安的“洗礼”——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骐 《炎黄春秋》2004,(12):53-59
丁玲需要革命决心奔赴陕北1936年10月初的一天,丁玲在西安的一家小旅馆里闷闷地呆着。她来西安已经有好些天了。她在这里急切地等待中共地下党派人来和她联络然后把她送往延安。可是一连等了好些天仍不见有人来,因而有些着急烦闷。恰在这时,中共派往南京去和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3.
尹骐 《炎黄春秋》2000,(1):58-63
在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潘汉年》的故事中,有一个很奇特的人物叫胡均鹤。他在这个历史事件中只是一个配角,但这个配角在一些重要的活动中却起了独特的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他早年参加革命曾担任过共青团中央书记的重要职务,后来却又背叛革命加人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中统”,抗战时期又堕落为一个著名的汉奸特务。然而在此期间他却为中共、为抗战做过不少有益的事。上海解放前夕,他弃暗投明投奔革命,作为“特情”人员被吸收参加上海肃反工作,还担任了公安部门咨询机构“情报委员会”的主任职务。不幸的是,1954年又受潘汉年、…  相似文献   
4.
尹骐 《炎黄春秋》2001,(8):34-38
人们创造历史,历史同时又决定着或改变着人们的命运。在非常年代的历史关键时刻,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乃至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往往是始料不及而又是影响深远的。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坎坷,两度入狱,数次蒙冤,经历创文坛奇迹。誉满人间,毁满人间,昭昭思史鉴千秋,论定不负我崇钦。──录自丁玲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挽联辉煌的文学成就令人瞩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称丁玲是最著名的革命女作家大抵是没有异议的。虽然人们可以同时开列出一长串的女作家的名字,她们在文学上也都各具特色,各有自己的成就与无可代替的地位。但若从革命文学或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角度来审视,丁玲的成就与影响以及在文学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则无人能出其右。1927年,23岁的丁玲发表处女作《梦珂》。1928年初便以一篇《莎菲女士的日记…  相似文献   
6.
1957年发生的那场惊心动魄,并留下巨大后遗症的“反右”斗争,至今已经过去整整40年了。40年并不是一个很短的历史空间。但是这场暴风骤雨,对于我们这些亲历者来说,乃宛如昨日,一切都记忆犹新。我所敬重的冯雪峰同志的不幸遭遇,尤其令人难以忘却。他被打成“右派”令人震惊不已1957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消息,并以醒目标题向世人宣布:冯雪峰是文艺界的反党分子。就在这篇报道见报的第二天,冯雪峰所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到了主管单位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的书面通知:“你处月日报来的冯雪…  相似文献   
7.
“像她这样一生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坎坷曲折离奇的身世的人,在中国妇女界是少有的,在中国文艺界更是少有的。”──诗人许幸之在悼念关露座谈会上的发言她在冤案彻底平反后悄然弃世。她死得寂寞凄凉。她的死引起了社会和文坛的震动1982年12月5日,一个寒风凛冽、大地冰封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尹骐 《炎黄春秋》2002,(1):40-47
十多年前,我对所谓“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冤案形成的原因,“完全是康生伙同江青一手制造的”的说法持不同见解,认为把一起重大的政治冤案归结为个别坏人的蓄意捣鬼和泄私报复,多少是把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了。然而现在我陆续见到一些新的历史资料,在具体的历史事实面前,我不得不修正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尹骐 《炎黄春秋》2001,(10):66-69
在毛毛(邓榕)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三叔邓蜀平(邓先治)解放前是个小地主,人没有什么本事,还抽点鸦片烟。解放后父亲把他送去戒了烟,让他受了点革命教育,然后一直在贵州省六枝地区做点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本人的地主成分和他兄长的倒台受牵连,被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10.
尹骐 《炎黄春秋》2000,(11):50-54
丁文江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很有些名气的。他不但被誉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和翁文灏、李四光等共同开拓了中国现代地矿事业,而且广泛涉猎人文学科领域,对中国现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进行过积极探索,发表过大量论文,并因此成为颇有影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之一。只是在解放后,他才被人们所淡忘,乃至完全被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