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代新崛起的富民阶层业已认识到:送子读书能够改换门庭,融人士人社会,提高自身及家庭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从而维系家族长富不衰。因此,宋代富民想方设法与士人建立联系,其主要方式有藏书、办学、助士助学、游学等。随着以学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成功构建,许多富民家庭实现了由富而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物春秋》1998年第1期发表了孙钢先生《河北唐县“赛思颠窟”》一。在此的结语中,孙先生对北齐厍狄于所开凿的“赛思颠窟”的摩崖造窟碑记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作了初步的结论。但笔多数不敢苟同,故翻检史书,以发孙先生未发之覆,从而补史书之缺。为了分析方便,兹将碑记有关部分移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上世纪学者的笔下,制度史研究时常作为静态事物加以处理,每每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其实众所周知,制度是静态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加以适时的调整,以适应变动不居的现实社会政治环境的需要。所以说制度与现实的操作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制度梳理清楚了,并不意味着将制度的实际运行阐述清楚,这在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中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4.
“文林馆”是北齐后期设置的文学机构,曾经带“待诏文林馆”官衔的文人前后有68人。由入馆文人籍贯可以推断,北齐文士主要来自于北方士族,尤其是山东士族。北齐文坛以北方士族为主体,在加入南方士族之后,邺下出现了建安之后的第二次文学兴盛。北齐文士地理来源分布的不平衡是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造成的,文士来自于不同的地域,客观上为南北文学在此时开始相对成熟的对话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北齐赵炽墓志》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出土于磁县的北齐赵炽墓志做了初步考释。通过对志文的分析,认为赵炽应为少数族成员,尤其可能是氐族,他在跟随高欢的过程中,始终为高欢父子集团的亲信,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窥见北朝后期一个胡族后裔的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6.
宋燕鹏  董劭伟 《文物春秋》2013,(1):50-53,58
《唐张仁宪神道碑》现存河北文安县相公庄,立于唐大中二年(848),本文对该神道碑所反映的张仁宪家族历史及其家风作了简要的分析,并依据《阎好问墓志》,分析了张仁宪之孙、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对幽州的统治及终结过程。  相似文献   
7.
《北齐卢誉墓志考》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春秋》2007年第3期刊发了杨卫东的《北齐卢誉墓志考》,本文分别就卢誉的官衔品秩、职属,作为范阳卢氏一支的卢誉此房的地位,以及卢誉墓志中所反映出的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等,阐述了作者对《北齐卢誉墓志考》一文中相关论述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宋代新崛起的富民阶层业已认识到:送子读书能够改换门庭,融入士人社会,提高自身及家庭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从而维系家族长富不衰.因此,宋代富民想方设法与士人建立联系,其主要方式有藏书、办学、助士助学、游学等.随着以学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成功构建,许多富民家庭实现了由富而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槟榔屿五大姓中的邱氏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梳理了19世纪邱氏宗族移殖槟榔屿的历史脉络、邱氏宗族组织的形成和作用,并对邱氏宗族认同准则的不同边界进行了具体分析。1786年槟榔屿开埠后,来自福建海澄三都的邱氏人数逐渐增多,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融神明祭祀与祖先祭祀于一体的大宗祠组织——龙山堂,并重修了族谱。在19世纪的槟榔屿,邱氏的认同首先是宗族内部按照房派来划分的血缘认同;在宗族之外,则有闽南方言、福建公司、海澄三都、三魁岭等范围大小不同的方言群和地域认同。这是邱氏在海外采取的认同层次,体现出邱氏多面相的宗族发展策略,也成为邱氏宗族乃至闽南社群形塑的主要途径。邱氏宗族组织的再建构,代表了英属马来亚地区华人社群形塑过程中血缘认同的一种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10.
浅议石家庄“城中村”村落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城中村"村落文化在城市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石家庄本土文化的来源,是石家庄城市史上最初的一笔;是石家庄城市中传统的最后守护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