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族际通婚是研究一个国家、地区的族群关系紧密程度的重要尺度。影响族际通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基于新疆族际通婚的现状和重点分析了影响新疆族际通婚的文化因素,主要涉及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相似文献   
2.
九十四岁高龄的刘斐章老人的回忆录《岁月——一个老艺工作的回忆》一书由湖南艺出版社出版了。刘老是一个离休干部,离休前是湖南省化局副局长。三十年代初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时便投身革命,一直为革命事业工作到七十七岁高龄才离休。  相似文献   
3.
陈成  孙红  蒋立科 《神州》2012,(31):24-25
孟子曾说“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诠释了人类对于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文中通过对理想深层涵义的剖析,阐述理想的时空性;揭示它像“创新”一样的本性,具有催人不畏艰苦地奋进、爆发出拼搏力量、勾画出人生画卷、接近理想地平线。引领着血气方刚的青年从多角度去追求人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琉璃建筑构件在中国历史悠久,起源于北魏,唐宋时期已在高等级建筑上大量使用,鼎盛于元明清时期。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同宋辽金并立,处于琉璃瓦技术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西夏陵遗址是西夏时期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经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包括大量建筑构件,以白瓷板瓦与各种类型的绿釉琉璃建筑构件为主,即为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当前对西夏陵的考古工作及出土文物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对西夏的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主要是通过考古类型学与历史文献对其社会功能等加以考释,对工艺研究甚少,同时相关的技术特点与来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研究西夏时期官式建筑材料的工艺特点,选取该遗址出土的白瓷板瓦、绿釉琉璃瓦30件,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物相分析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白瓷板瓦胎体Al2O3含量较高,存在莫来石,釉料配方属于钙碱釉,工艺精细,与同时期灵武窑白瓷接近,应采用白瓷技术制作;绿釉琉璃瓦胎体CaO与Fe2O3含量较高,属于北方普通高钙易熔黏土,釉料为铜作着色剂的铅釉,与宋代绿釉琉璃瓦成分相近,符合传统的低温铅绿釉体系,可能是借鉴中原技术完成的。两种材质的瓦件都是西夏时期高等级建筑构件,官式建材的典型代表,是同时存在的,展现出西夏时期在官式建材生产技术上的多元性。但这两种技术差别较大,来源不同,反映出西夏在官式建材生产中兼容并包,在学习中原传统的同时又能紧密结合佛教文化,极具党项族的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西夏时期的建筑体系已趋于复杂化,可能会根据建筑不同部位、性质、等级与功能来使用不同的琉璃瓦构件,这对建筑琉璃体系的丰富与发展是极大的贡献。 本工作利用科技考古分析,探究西夏时期官式建筑构件的工艺特点,讨论制作技术反映出的建筑思想伦理;进一步丰富西夏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的研究,与宋辽金时期建筑琉璃形成对比,补充了中国古代建筑琉璃技术的研究;同时加深了对西夏官式建筑的认识,也促进了对西夏与中原地区文化融合互鉴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张志峰  孙红瑀 《神州》2014,(8):29-29
元杂剧演员构成了演出元杂剧的主体,主要由罪臣的妻女、戏曲世家的子女以及乐妓三类人员构成。其中罪臣妻女,沦落乐籍后,参与元剧演出;出身戏曲世家的子女,对于家班的构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乐妓演出则有正式演出,有清唱演出。  相似文献   
6.
孙红 《新疆地方志》2007,(3):19-20,28
人类对地方文献价值及地方文献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学术研究新见迭出。因此,对地方文献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的探索借鉴必然也会有所进展。国内个别图书馆尝试开展口述历史和拍摄记录的工作,活化和丰富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弥补了已有文献的欠缺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孙红瑀  张志峰 《神州》2014,(15):186-186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根据民国时期冀东的真实事件改编创作而成。这个剧目是一出现代戏,使成兆才的评剧创作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整个评剧史上,《杨三姐告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题材内容上,它的主题具有鲜明的进步性,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在表演上,由于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演出精彩,受到观众的强烈赞赏,多年来演出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从贵州兴义先后走出了四十多名留学生,人数之多,列黔省之冠。这批人后来对贵州及全国的影响令人刮目。刘统之(1841—1910)为地方百年大计锐意兴学培育人才的功绩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9.
元代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探索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的制作工艺、水平与特点,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与称重法,对元上都与元中都琉璃瓦胎体的组成成分、显微结构、工艺细节和吸水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两处遗址出土样品的胎体工艺类似,原料均为北方普通易熔黏土。相较于传统琉璃瓦,元中都遗址样品胎体成分特殊,采用了高Mg黏土,提升了琉璃瓦的品质。这一结论对于研究琉璃瓦烧造工艺的转变具有一定意义,为探索中国琉璃瓦工艺发展史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