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孙海芳 《丝绸之路》2013,(11):24-34
3月15日,《丝绸之路》杂志社冯玉雷社长告知叶舒宪老师抵达兰州的消息。兰州大学逸夫楼,我到来时,专题报告已接近尾声,挤进会议室,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久违的气场。话题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叶老师说"神话是一个民族集体的梦,梦是个人的神话",讲及文明起源的三要素,文字、城市与青铜器。从神话的信仰到文化的认同,认为文明的动力与核心价值的形成以玉为神,以玉为德,话语中涉及齐家玉,谈到的甘肃境内出土的"静宁七宝",是后来交往中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3.
孙海芳 《丝绸之路》2012,(15):13-14
今日见到程兄弟,头发少了,人稳重了,上进心依旧不减。 来到几年前的兰州大学,春天刚起步,招摇过市的势头蓄势待发。 路很长,不笔直,来来往往着一些朴素的学生,这是兰大最大的特点,这个学校永远不浮躁,风度翩翩。  相似文献   
4.
孙海芳 《丝绸之路》2013,(20):42-44
作为中国腹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兰州独特的文化现象,为具有民间生态文化表达方式的民谣兴起创造了条件。兰州民谣反映了兰州这座城市的民生状态,民谣中存在浓厚的思乡情怀。本文从城市叙事、人事物象、思乡原型等方面对兰州民谣进行剖析、解读,进一步探讨民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穿过西安这座城市的时候,我是在一辆大巴车上。天阴沉沉的,车窗外飘着似有似无的雨滴,赶路上班的行人擦肩而过,神色匆匆。恍惚中,总是有种在成都的错觉,也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刻,一样的场景,也是一个人,背着行囊,独自奔走在异乡的路上。几经波折,到达目的地。雨渐渐大起来,虽一夜劳顿,却无法睡定,总有一种辜负光阴的念头,随即出门,穿梭在曾无数次向往过的校园内。新校搬迁,旧址仍在,少了学子的身  相似文献   
6.
《历史深处——“6·26”医疗队在陇原》(以下简称《6·26》)在本刊8月文化版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反响。  相似文献   
7.
孙海芳 《丝绸之路》2012,(21):13-18
西北的歌儿,丝丝勃发。水泥丛林顷刻耸立,一些声音悠远隽永。在南京、北京、杭州、上海、兰州,在实实在在的城市里,一些来自西北的歌谣总是固执地弥漫在通俗歌曲之外。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远方的亲人啊听我唱支黄河谣  相似文献   
8.
孙海芳 《丝绸之路》2014,(19):58-63
拉萨的阳光在清晨里异常柔和,细细密密地透过窗帘照在身上。生活突然在毫无征兆的瞬间,轻而易举地改变了轨迹,我将在这里度过我的盛年时光。没有过多激烈的想法,思绪还是停留于前几日在路上的状态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