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涵  孙九霞 《人文地理》2019,34(2):55-63
消费研究的爆炸式增长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消费热潮。消费地理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已经大大扩展,超越了经济和文化之间的传统分歧,并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本研究关注传统节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消费实践,从不同的空间主体(在地的身体、流动的身体、固定的空间、临时的空间)对苗绣的消费过程进行分析,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解译施洞地区苗族和游客在传统节庆姊妹节中对苗绣的消费实践。研究发现,消费的话语和实践在特定的空间中定位身体,反过来地方又影响着具身化的消费实践。  相似文献   
2.
张涵  孙九霞 《人文地理》2022,37(5):24-31
随着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社会已经从生产型社会进入消费型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地理学绕不开的研究话题。消费活动以超出我们想象的方式将地方与我者、他者联系起来。消费实践如何与在地化的商品实现连接与互动,是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子学科消费地理学需要回答的问题。消费地理学是通过消费与其他空间相联系的内在逻辑来解释地方中蕴含的复杂含义。本文回顾了消费地理学的源起与研究脉络,借助消费地理学关于消费空间性、主体性、社会性的分析框架回顾了西方消费地理学的研究概况,并梳理了我国消费地理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了从地理学视角解读消费研究热点话题的新思路与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流动、旅游与后现代——一个研究视角与一种精神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凌  孙九霞  朱竑 《人文地理》2017,32(3):146-151
后现代思潮作为对现代性的全面反思甚至批判,为我们理解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角。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可以开始重新思考和重构旅游的意义,并在新的后现代和后结构哲学思潮以及更广阔的流动背景下探讨旅游的新特征和旅游体验的新方向。流动作为一种批判语境,意味着对传统以稳定和界限为主体的文明形式的挑战,也在更深层意义上代表着新的社会精神内涵。随着社会流动的增加和人们意识的改变,人们将习惯一种流动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在流动中居住,在居住中流动。在此意义上,旅游的内涵或者是生活化了,又或者是生活旅游化了。文章最后从"何为旅游世界"、"旅游体验"以及"再谈游的精神"等三个方面对后现代语境下旅游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4.
苏静  孙九霞 《人文地理》2018,33(6):118-124
从旅游影响相关研究中存在"整体性"缺失和研究假设缺陷等问题出发,以共同体为研究视角和对象,以岜沙苗寨为案例展开历时性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首先,共同体的多元化是旅游发展后社区空间生产内在机制所发生的主要改变;其次,旅游发展后传统的社区共同体规则对社区空间生产路径起着保护作用,减弱了旅游对其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后:旅游作为导致民族社区变迁的外部原因之一,在逐渐加快其变迁路径的改变,对于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如何引导多元共同体规则的统一,从而保障其传统变迁路径的稳定,将是后续研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阿荣娜  孙九霞 《人文地理》2021,36(4):97-103
以喜洲旅游小企业主移民为例,从异化与共鸣理论视角探析旅游小企业主移民地理流动背后的深层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喜洲旅游小企业主移民以地理流动作为重新组织个人工作与生活的契机,尝试改变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抵抗自我在现代社会中的时间、空间、行动与物界方面的异化。尽管物理空间上的迁移使得他们断离了以往生活中的种种异化现象,在乡村生活中与自然世界、物质世界与社会世界的共鸣中获得了幸福感与认同感。然而社会空间上的连结、社会体制的内化与现代生活惯习的延续让他们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脱离异化。同时,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现代化进程也使得旅游小企业主移民被动进入社会“再异化”的循环。异化与共鸣的多面性使得旅游小企业主移民的迁移过程形成了多层异化与共鸣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理视角下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是当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记忆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潮"和"记忆转向"的兴起,记忆研究日益成为中西方旅游地理研究者的关注领域。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学中旅游相关研究中的记忆议题和研究方法的梳理,从记忆、物质景观与地方意义的感知,记忆、仪式与身份认同,以及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地方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充满文化、社会、政治乃至经济内涵的记忆地理问题发展脉络及独特意义,为国内旅游地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地方主体性理论为切入点梳理语言景观相关文献,以构建主体为分析框架,从“国家”、“私人机构”和“多元主体互动”三方面综述语言景观的研究。不同主体通过空间实践达到规训、表达、压迫和抵抗等目的,而语言景观则是这些实践的中介和结果。自上而下的语言政策表现为国家作为主体对地方的规训;反之,由个体作为构建主体的语言景观是主体表达自我和抵抗他者的实践。流动性较强的地方,多元主体通过语言景观互动构建地方性,其语言景观是资本、文化和权力多重力量作用下的实践过程和结果。过去语言学视角的研究只关注单主体的空间实践,未来采取跨学科研究可进一步探寻多主体互动过程与结果,更全面地发掘语言景观在地方构建中的作用以及构建的地方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时代,单一现代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调,有必要关注不同文化经验对本土现代性的塑造。通过探讨西藏芒康盐井地区"内生现代性"的故事发现:在宗教方面,西方天主教与本土藏传佛教在长期斡旋过程中,利用多种策略实现了多层面的和解与包容;在传统仪式方面,嵌入旅游的"假结婚"仪式展演,不仅是游客凝视的对象,也是藏民自在自为的传统文化实践;在价值观念方面,本地多元包容的文化体系内生出一套具有外向性、利他性、普惠性特质,并能够实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自洽的本土价值观念。面对日益强大的现代性力量,主体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社会经济变迁的抗争过程中,但他们依然有足够的韧性保持自己的主体性。本土现代性不仅仅是西方现代性在本土化实践过程中本土与西方互动、协商、妥协的结果,也包含本土依据地方性的文化经验应对地方发展而内生出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民族考古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明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①,因之对环境与生态方面的研究极为重视。本文从民族考古学的角度,谈谈史前人类的文化与生态的关系。按照吴汝康先生的观点,人类进化的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人类起源的阶段,或称之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这是人类系统发育的早期阶段,主要是生物机体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代表化石是南方古猿。二是人类发展阶段,包括从人类出现到现代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除了人的生物机体继续进化并达到更高发展水平外,人科这一支又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特征,如制造工具…  相似文献   
10.
流动摊贩的空间治理成效关系着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建立了关于弱势群体空间政治中“不得其所”与“安适其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于阳朔西街的流动摊贩空间生存状态的案例分析中。发现:①受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下的城市管理模式影响,阳朔西街的流动摊贩被政策法规在正式制度层面认定为“不得其所”,但其在旅游经营活动中却受到其他空间使用者的欢迎,在非正式制度层面是“安适其位”;②西街流动摊贩的空间生存状态具有“不得其所”与“安适其位”的双重性,由此也塑造出流动摊贩在阳朔西街时空嵌入的空间结构;③内部群体特征(灵活流动性、规范化提升)与外部社会文化情景(和谐稳定的社会话语、旅游场域的特殊性)两个方面因素不仅有效消解了正式制度层面所形塑出的“不得其所”空间规范,同时也强化了非正式制度层面与空间结构上西街流动摊贩的“安适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