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姚欣 《南方文物》2010,(3):153-156
<正>庐山地处江南,气候湿润,海拔1174米。十九世纪初,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半殖民地经济发达,但夏秋季气候炎热,传染病流行,外国教会、商贾迫切需要找寻一块清凉之地。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强占庐山长冲山谷,将其辟  相似文献   
2.
姚欣 《南方文物》2015,(1):207-210
<正>在中国的名山中,庐山始终是一座显眼的坐标,耸立在世人的视线。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庐山为"庐岳",位尊天下。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出了这座山峰的恬淡诗意……进入20世纪,庐山成为中国五光十色的政治舞台,与中国现代政治的关系紧密相连。近代,庐山曾是国民政府"夏都",南京政府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解放后,伟人毛泽东于1959年、1961年、1970年3次登上庐山,  相似文献   
3.
姚欣 《南方文物》2014,(3):181-185
<正>庐山,千古名山。苏东坡曾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进入20世纪,葱茏俊秀的庐山成为中国五光十色的政治舞台,与中国现代政治的关系紧密相联。在中国近代史上,庐山披挂着浓重的政治色彩。1926年11月26日,北伐胜利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第一次来到庐山。10天后,国民党中央首次在庐山开会,研究"整理军事政治问题"。蒋介石从此便格外钟情于庐山。从1926年至1948年(抗战时期除外),蒋介石有15个年头在庐山常住,运作国民政府中枢机器,召开有关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的会议。庐山成为国民政府"夏都"、"政治山",南京政府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4.
姚欣 《南方文物》2012,(3):206-208,214,215
庐山,森林茂密,水源充足。山顶有若干平缓谷地,适宜建屋。十九世纪末,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半殖民地经济发达。外国人在此建造教堂,开办学校、医院等,人口日益增多,但每当夏秋之际,这一带的炎威实在可怕,传染病流行。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依靠苏格兰圣经会会长、贵族院院长等英国高层,对清政府施加压力。1895年12月31日,九江道台与英国驻九江领事签订《牯牛岭案十二条》不平等条约,规定将庐山长冲一带土地租给李德立建屋避暑,租期  相似文献   
5.
姚欣 《南方文物》2013,(3):172-175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九江辟为通商口岸,长江中下游成为重要的商贸区。大量外国传教士、商贾涌入,他们建造教堂,开办学校、医院等,殖民势力强势入侵,外来人口日益增多。每当夏秋之际,这一带酷热难熬,瘟疫流行,武汉、九江尤胜,寻找避暑地的工作刻不容缓。1886年,来自英国肯特郡、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22岁的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李德立上了庐山(图一),在中国教士戴古臣带领下,翻山越岭,艰难跋涉在荆棘密布、荒芜人烟的山道,足迹踏遍全境。当登临庐山东谷女儿城高地,发现长冲一带地势平坦,植被丛生,水源充足,阳光明媚,极适宜居住。精明、果敢的李  相似文献   
6.
姚欣 《南方文物》2009,(3):160-161
庐山,千古名山。久远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及浓重的政治色彩。多少年来,庐山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络绎不绝的旅游者到此欣赏美景,寻访古迹,领略建筑艺术风韵。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强占庐山长冲山谷,将其辟为英租界,客观地说,正是从这时起,庐山开始描绘其建筑史上的优美画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