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月3日上午,开封博物馆召开了庆祝建馆三十周年纪念会。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局及开封市部分党政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代表200余人。河南省直和各地市文博单位,开封市有关部门40余家发来贺电、贺信、并赠送纪念品以示恭贺。开封博物馆是1962年3月3日,在原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上建立的,属社会历史与艺术性博物馆。1988年10月1日,重新设计兴建的开封博物馆在开封包公湖畔落成并正式开放。  相似文献   
3.
昭梿(1776—1830),号汲修主人。昭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的六代孙,代善因军功被清太宗皇太极封为礼亲王,这一爵位最初由他的第六子满达海和满达海子常阿岱相继承袭,常阿岱缘事降为贝勒,礼亲王的爵位便由代善第七子祐塞的儿子杰书继承。杰书为多罗郡王时号曰“康”,因此称康亲王。杰书死后,康亲王的爵位由其子椿泰、孙子崇安相继承袭。崇安死后清高宗弘历把这个爵位给了椿泰的弟弟巴尔图。巴尔图死后,又转由崇安的儿子继承,这个代善一等王爵的第七个继承者,就是昭梿的父亲永恩,永恩也是第五个康亲王。乾隆十七年(1778),清高宗弘历因念代善之功,将康亲王称号又改封为礼亲王,永恩此后便称礼亲王。永恩为亲王共五十二年,嘉庆十年(1805)死,年七十九岁,谥号  相似文献   
4.
1991年3月,山东省威海市房产公司在市区西部寨子村附近施工建房,发现一块明碑,威海市文管所闻讯后即派人赶赴现场。该碑现藏威海市博物馆。该碑灰岩质。碑高120、宽68厘米。碑题名为“辛汪巡检司创寨记”,立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碑由本邑(威海古属文登县)儒学教授崔学野撰文,东牟崔仕书丹,昆仑山六度寺住持智整家篆额。立碑人为进义校尉莱州府宁海州文登县辛汪寨巡检孙谅,司吏王从政,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也曾经历过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但由于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过程,使得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要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影响下产生的。但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本身固有的运动和联系,却不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所能完全斩断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这两者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因此,我们只有认真地考察鸦  相似文献   
6.
2015~2016年,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联合考古队对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座(M30~M33)和车马坑1座(K32)。墓葬与车马坑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除M33为南北向外,其余均为东西向。M31、M32随葬器物较为丰富,有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其中M32随葬有鼎、簋、壶等铜礼器。车马坑内放置两车四马,出土器物主要为铜车马器和兵器。根据墓葬形制、葬式、出土器物及车马坑与墓葬位置关系判断,M31、M32、K32为两周之际秦公嬴姓宗族墓葬及附葬车马坑。  相似文献   
7.
2023年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调查发现吉泰油区遗址,采集到一批细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铜器及石饰品等遗物。通过调查及对所采集的遗物进行整理研究,可以确认吉泰油区遗址与阿拉善左旗境内的乌兰布和遗址、头道沙子遗址都有密切的联系。这对研究阿拉善盟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及其与周边文化区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祠堂及其宗祠谱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惠山古镇核心区约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现在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代祠堂及遗址共一百余处。这些祠堂的陆续兴建,从公元8世纪起至1949年止,时间跨度长达1200余年,形成了近寺、临街、靠山、沿河密集的祠堂群落,比较完整和系统地保存着中国祠堂文化发展的千年历史年轮,是国内外正在不断消失中的这一传统文化的唯一例证。  相似文献   
9.
10.
文献记载中的周代"千亩"有二:其一,周宣王千亩之战中的"千亩",其地望在西周都城附近,即今陕西省境内;其二,晋穆侯千亩之战中的"千亩",其地望在晋国,即今山西省西南部。前者"千亩"之地名是随周人从后者迁移而去的,并且两地都与周人农作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