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圣凯 《敦煌学辑刊》2007,38(3):106-118
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了摄论师的"阿摩罗识"思想.由于受到地论学派的影响,北地摄论师提出阿摩罗识为第九识,或以"二无我真如"为阿摩罗识,或以智是无为法.灵润主张阿黎耶识具有真俗二谛,慧远以"心真如门"为阿摩罗识,受到中国思想界的"体用"思想以及《起信论》的影响,阿黎耶识"体无生灭,用有生灭",则成为摄论师的共同看法.以佛性、本觉来解释"阿摩罗识",是隋唐佛教界的普遍观点.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讲经仪轨,历来由于资料献的限制,使我们难以了解其真实面目。由于敦煌书的整理,发现了大量的讲经及俗讲仪式,从而使我们能够还原讲经法会的仪式程序。本利用圆仁的记载及敦煌书,讨论了唐代讲经法会的主要成员及其仪轨次第,尤其对“都讲”进行了溯源性的考察。提出佛教的“都讲”并非来自儒家的都讲制度,只是在翻译时借用这个名词而已。我们重新恢复了当时法会的真实面目,并且构建了当时法会的一些通用仪轨,对于进一步研究唐代的法会仪轨,提供了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3.
圣凯 《敦煌学辑刊》2006,2(2):80-90
本文依敦煌本《摄大乘论章》以及道基《摄论章》,探讨了摄论师的心识思想。道基是综合、概括真谛所有的译典,是属于完全继承真谛的心识论,即使是用引用《楞伽经》、《十地经论》,亦是其与虚妄唯识相应的一面;而《摄大乘论章》则融合地论师的心识思想,但是仍然以摄论学派为主,可见是受地论学派影响的摄论师;其作者考定为灵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