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市博物馆收藏我国南方古代的金属乐器铜鼓三件,其中一件铸造于义熙四年(408年)四蛙(?)军官鼓,器型大、铸造精、保存完好而又有刻铭,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一级藏品。该鼓的鼓面直径74.5、鼓身高44.5、底部直径73厘米。整体结构为平面、凸胸、束腰、侈足,是厚0.5厘米的薄壁铜铸件(图一)。  相似文献   
2.
周长源 《收藏家》2010,(2):71-72
二十多年前,笔者曾在扬州城区发现一件明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图1),光阴荏苒,2009年4月,又在扬州宝应发现一件明洪武釉里红莲菊纹菱口盏托(图2-4)。笔者在扬州从事文博工作四十余载,先后两次在本地民间发现明初瓷器珍品,真可谓是因缘聚合。  相似文献   
3.
略论扬州出土的唐代陶瓷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关于陶瓷枕我国枕的历史悠久,春秋时期《诗·陈凤·泽陂》“辗转伏枕”,这是关于枕的最早记载。古代枕多作日常生活用品——寝具,并作为随葬品,亦说用作切脉。其质地有木、玉、石、漆、竹、布、陶和瓷等多种。从扬州现存传世和出土古枕来看,陶瓷枕为最多,其它质地枕则罕见或未见。瓷枕实物始见于隋。河甫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瓷枕,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瓷枕实物。唐代陶瓷制造工艺的进步,新的釉下彩绘工艺的出现,促进了陶瓷业的长足发展和陶瓷市场的繁荣。陶瓷枕成为唐人喜欢、爱用的日常生活用具…  相似文献   
4.
对扬州宝女墩出土汉代玻璃衣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5月,在江苏扬州市邗江县杨寿乡李岗村的宝女墩发现两座新莽时期的木椁墓,扬州博物馆和邗江县图书馆联合作了清理。其中104号墓19块完整或可拼合的玻璃衣片的出土,是继西汉"妾莫书"墓玻璃衣片之后,第二次在扬州发现的玻璃衣片,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古代玻璃研究者的关注。此次出土的玻璃衣片均为长方形,尺寸基本相同,厚0.33厘米。除1片未见穿孔外,余均四角穿孔。有的表面局部还可见到玻璃光泽。衣片除素而外,纹饰均为模铸阴纹,有变体柿蒂纹、云雷纹、云纹和白虎星辰纹4种。纹饰上原来均贴金箔,这种装饰与扬  相似文献   
5.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相传战国时期就已生产,到了两汉,漆器更是引人注目,品类十分丰富,至明清两代,扬州周翥百宝嵌、卢葵生八宝灰和江千里螺钿等漆器,皆为世人所熟知。清末民初扬州梁福盛漆器名声远扬,享誉于四海。  相似文献   
6.
一、国之瑰宝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不足百年,在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特别是手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尤以制瓷业十分突出,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瓷器制作无论在颜料的炼制或烧造方面,进步颇为显著,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1981年,江苏省扬州博物馆从扬州市文物商店征集了一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此梅瓶于1992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本文所介绍的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元代瓷器制品的代表作,也是元代蓝釉器中极为引人注目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7.
扬州东临黄海、南靠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处于江河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扼盐、漕运之要冲,水道纵横、交通便利,商旅云集,促进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些无疑都是促进扬州金银手工业的兴旺发展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8.
扬州东临黄海、南靠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处于江河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扼盐、漕运之要冲,水道纵横、交通便利,商旅云集,促进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些无疑都是促进扬州金银手工业的兴旺发展的物硬条件。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经济繁荣,商业兴旺,是全国各地的陶瓷器的集散地,从扬州考古发掘出土的数量众多、品种和釉色各异的唐代陶瓷器就可以得到充分证实。其中出土的几件拍鼓像(玩具),虽然相同题材,却别具风格,特别是其身前的腰鼓,虽易被忽视,却十分珍贵。长沙窑青釉褐蓝彩拍鼓儿童像(图1)此像高8.1厘米。面部丰满,大耳、眼、眉、嘴、额前及两鬓头发均浅刻划纹,盘腿坐于圆垫上。小孩双手击拍腰鼓。鼓两端宽大,中部束腰。施青釉,釉色青  相似文献   
10.
水注亦叫砚滴,是作为盛水以备磨墨写字用的一种文房用具,是在水盂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发展而成的。宋张帮基《墨庄漫录》卷二曰:“禹余粮石,形势多怪,磈磊百出,或整类虾蟆……可贮水作砚滴。” 扬州出土的水注造型有圆形、椭圆形、动物形,以动物形为多,1984年,笔者曾在《考古》上撰《扬州出土的唐代水盂和水注》一文介绍辟邪水注和龙纹水注等文物。今有幸见到扬州文物收藏者李亚丁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