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叶家山西周墓地共发现墓葬65座和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和玉器等遗物700余件套,其中部分铜器上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等铭文。据器物形制和铜器铭文,该墓地是西周早期曾侯的家族墓地。这对研究汉东西周早期曾鄂、曾楚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湖北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低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以C3类植物为主,很可能来源于稻谷,还有部分C4类植物的摄入,来源于粟米。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复原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为配合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宜城下姜家边子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时代主要为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存在枣宜平原并不多见,本次发掘充实了枣宜地区新石器末期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后石家河文化时期整个江汉地区的文化变迁与社会格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酒泉丁家闸五号墓是河西一座著名的墓葬,学者们对南壁大树图各个造型众说纷纭,笔者以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和考古出土文献为基础,对丁家闸南壁大树图中的造型进行了重新界定,进而考证出大树壁画所反映的习俗应是汉魏时期仲春之祭的社祀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宗玄寺遗址出土的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宗玄寺近世居民在若干主要体质特征上具有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特点 ,并且与东亚蒙古人种最为接近。与亚太地区古代颅骨组相比 ,日本宗玄寺近世居民与其本国的北九州山口弥生人、北九州山口古坟人、吉母浜中世纪人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由大甸子Ⅰ组所代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部分居民、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关马山石椁墓居民关系均较密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丹江库区龙口墓群出土的23例成年人骨个体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鉴定,结果显示,该墓群中战国时期居民多死于中年期,清代居民多死于壮年期。病理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古代居民口腔疾病中龋齿、牙周病及氟斑牙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