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很珍惜去承德避暑山庄游览的机会,事前读了点讲述这座全国最大皇家园林来历的文字。这样的“预习”自有好处,因为知道了,此地彼时曾经有过什么事情典故,可以使你观光时容易切入情境,感受历史氛围,象演员进入角色。 最令我动心的是普陀宗乘庙内的三碑亭。 承德离宫墙外的寺庙中,规模最宏大,气势也最壮美的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西山蓊郁的丛莽中,一座普通坟茔的墓碑上镌刻着两句铭语:“竟解中华百年之恨,得蒙人民一世之恩”。这是墓主,著名作家,学者,教授吴组缃先生对自己一生情事真诚的高度概括。吴老逝世已十年,“古来圣贤皆寂寞”,光阴流水,世事沧桑,对这位风骨卓然的世纪老人,旧人会记得,新一代可知道?  相似文献   
3.
乐山诸亭新记○吴继路初次去四川乐山参拜大佛的人,被凌云山“世界之最”的大石佛吸引震悚,又在三江汇聚,两峰并峙的奇瑰景观前倾倒,往往对名胜遗物的细部漠然忽略。凌云寺和乌尤寺周遭如同名贵宝石项链一般,错落布置着亭子;具名者两山各有十座,形制各异,来历有别...  相似文献   
4.
公元1967年1月7日,中国大上海正演出浩劫中一场不小的闹剧,当时夸称“一月风暴”。宣称“夺了权”的造反派气焰熏天,甚嚣尘上。遑遑中的黎民谁也没有留意,一位老人,老祖母,在市广慈医院的病榻上孤独地、平静地溘然长逝。老人走过了86年的人生历程,她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念头,或者一句遗言,当是这样几个字:“我不希罕那个。”她鄙弃和“不希罕”的“那个”是什么?是别人赐的命,那种“成也由人,毁也由人”的命。她所信奉的是生命的奋斗──“造命”。她在34岁时写过一篇奇文《运河与扬子江》:“扬子江与运河相遇于十字路口。河:…  相似文献   
5.
秋雨亭新记     
在绍兴解放路的轩亭口,有一座像利剑直插云霄的石碑,这就是“秋瑾烈士纪念碑”。望着它,像条件反射似的,心里立刻出现了一个阴森惨怖的场面:一个浑身黑色的人,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从对面瑟缩颤抖的老人手里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那是个丁字街头,破匾上有“古□亭口”四个黯淡的金字。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听老师细细地讲《药》,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也从老师口里知道,小说里那个被“间接描写”的革命者,坚贞不屈,在狱里还鼓动人“造反”,最后被清政府的刽子手杀了头。他的名字叫夏瑜,实际上暗寓一位女革命烈…  相似文献   
6.
翁文灏,字咏霓。20年代,曾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代校长。30年代后从政,先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经济部长、行政院长等职。全国解放前夕去法国,1951年回国,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是中国地质启蒙学者之一,创立了燕山运动学说,曾任地质学会会长。他于1971年去世。13岁,他还是一个孩子,考中了秀才。那是最末一科秀才,延续了千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在新风渐劲的2O世纪初被吹垮了。十年之后,在比利时鲁纹大学,24岁的他获取了博士学位,是中国最早的地质学博士。他的名字叫翁文灏,在本世纪中叶,这一个…  相似文献   
7.
采石群亭新记○吴继路那一年暑期,单位组织职工游黄山,有几位余勇可鼓者,乘兴相约东行,首站马鞍山市,访著名的风景文物胜地采石矶。同伴五人,三位教古典文学,所以瞻仰太白楼,凭吊诗仙衣冠冢,成为主项。采石矶,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采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