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北枣阳毛狗洞遗址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狗洞遗址位于梁集区梁坡大队南郑凹生产队西约100米的台地上。北距枣阳县县城约20公里,西偏北距梁集区所在地梁坡约1公里,有一条小溪自东北而西南从遗址西部250米处流过。遗址位于滚河与沙河间的土台地上(图一),原为一坟场,高出周围田地约3米,解放后开垦为耕地,逐年有所平整,尤为1981年挖去台地约70公分铺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襄阳城一直位于今址不变。本文运用传世文献结合考古资料考证,襄阳城历史上曾有过四次变迁。襄阳县初设于武帝初年至成帝元延年间,县治袭自春秋战国之楚北津(戍);刘表于襄阳县城东另筑州治荆州城,延用至六朝时期,襄阳县故城仍为重要的津渡城,称为垒城;北魏后期至唐前期襄阳城再次东迁里许;明初又向东、向南分别扩建了约400米和200米,在东北角外扩建了一座与之相连的逻城——新城湾,其格局保留至今未变。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18日,在襄阳城南30里的余家湖习家沟发现《国士习公、孺人李氏墓志铭》碑一通。碑青石质,方形,边长57、厚15厘米,边框饰缠枝花纹,志文楷体阴刻,纵30行,满行30字,计869字,残损45字(图一)。录志铭文并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4.
襄樊市博物馆在1977年建馆前后,从襄阳、谷城、枣阳等县收集到几批青铜器(图一),现将其中较有价值的作一介绍,供学术界参考。 "天"爵 1件。筒形深腹,三个三角形高尖足,流折处立双柱,腹饰一圈凸弦纹。通高21.5、口径8—14.5、流长6.5厘米。二立柱外面各铸一"(?)"字(图版叁:1),当为作器者族徽。"天"族族徽在商周金文中多见,此器"天"字和"天棘爵"铭文中"天"字相似,时代当在西周初期。"天"族青铜器多出在中原地区,此爵系原襄阳地区文史馆收藏,不知出土地点。  相似文献   
5.
刘表墓补正     
叶植 《华夏考古》2014,(1):110-113
1994年在湖北襄阳城内东街发现一座东汉末至三国初期的大型砖室墓。报告的作者已初步推论该墓可能是刘表墓,但却不能确定。本文通过文献考证该墓就是三国初期荆州牧刘表之墓。  相似文献   
6.
楚式鼎刍议     
鼎的历史渊远流长,起初本是一种用来熟食的普通炊具。到了周代成为表现奴隶制政治制度的礼器的中心,因而受到当时社会的格外重视,夏铸九鼎,商周迁移的近于荒诞的传说又给鼎蒙上一层极其神秘而又神圣的色彩。鼎既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又是阶级等级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种公共场合中等级规格的具体体现,是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面貌最敏感的器物之一。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对象。随着楚文化研究工作的兴起并日益走向深入,楚境内出土的两周时期的铜鼎已引起楚文化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于是各种不同内容的楚式鼎的研究结果纷纷出现。北京大学考古系高祟文先生在这一课题里着力最  相似文献   
7.
南漳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因《汉书·地理志》载“南条荆山,漳水所在”而得名,地域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氏璧的故乡.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以百里长渠遗址、水镜先生故里等遗存最为著名。最近,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实施,该县300余座掩映在山林中的各种类型的古山寨被发现。它们饱经风雨,在漫漫的历史烟云和寂静的群山中沉睡了多年。这一个个古老的石头城堡,神秘悠远,扑朔迷离,堪称“中国的马丘比丘”。  相似文献   
8.
西峰墓汉群位于郧县五峰乡西峰村,2010年5月至8月襄樊学院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在此发掘了24座墓葬。所有墓葬均为带墓道的岩坑洞室墓,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凸形、刀形三种,少量墓室以条砖砌筑、铺地。17座墓葬出土陶、硬陶、铜、铁、铅锡、石、蚌、水晶料、金银、蜜蜡等随葬器物228件(枚),时代在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之间。随葬器物组合和形制既有汉文化大一统的特点,又有着自身的地方特色。该墓地是上庄汉代遗址外围墓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