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发表考古样品的年代数据共90个,是本实验室1982年底前所测。同期所测地质样品数据在《地震地质》发表。报告中关于出土层位及文化性质的描述是送样单位的看法。年代数据以5730年半衰期计算,以公元1950年为起始点,未作树木年轮校正。本实验室自1981年起采用"中国糖碳标准"作为现代碳标准。"中国糖碳标准"经1981年9月第一次全国碳十四学术讨论会讨论,建议作为我国统一的现代碳标准试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引起了考古界的广泛重视。一般认为它的第二层年代与嘉兴马家浜及邱城下层相当,而被迭压在下面的第三、四文化层,则为未曾见过的一种新的类型的文化,现已定名为河姆渡文化。它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6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室和本实验室都曾对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的几个标本进行过碳十四年代测定。其结果列在表一中。由于各种原因,碳十四年代与真实年代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当只  相似文献   
3.
为找到耐候性良好并对土遗址有良好保护效果的材料,以工业品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为原料,采用转化法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材料。对形成的非水分散体进行了外观检验和老化性能检验。通过对土样的加固试验和实地应用发现,浓度为0.8%的加固剂251M具有良好的固结效果,表面颜色基本不变,证明这种材料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土遗址防风化加固保护材料。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非水分散体等几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等几种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进行了加固效果对比检验,包括加固前后土样各种性能的变化,如:重量、颜色、孔隙率变化,抗压强度的提高,耐水、耐冻融、耐盐能力的增加等。通过检验发现,在所试材料中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加固刑在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对土体就有加固作用,使土体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耐冻触能力,耐盐破坏能力也有提高,并且不影响土体的外观和透气性。而其它材料如正硅酸乙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等虽在一些性能上能满足需要,但还有一些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对比表明,丙烯酸非水分散体是一类优良的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剂。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发表考古样品的年代数据共五十个,系本实验室1979年7月至1980年底所测。1981年5月以前所测地质样品数据发表于《地震地质》1980年第3期和1981年第4期。报告中距今年代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计算年代所用的C~(14)半衰期为5730年。距今年代未作树木年轮校正,数据误差仅为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误差,取一个标准偏差。出土层位及文化性质系送样单位的描述及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报告发表考古样品的年代数据共55个,系本实验室1977年11月至1979年6月所测。同期所测的地质标本将另文发表。本报告中木头、木炭样品的处理同报告(一)、(二)(见《文物》1976年第12期、1978年第5期)。贝壳等碳酸盐样品用磷酸酸解制备CO_2。泥炭和夹杂在泥砂中的炭末等样品经清洗后,通氧气燃烧,并以载铂硅铝球作催化剂,以保证样品的完全燃烧。所得CO_2经反复纯化后,通入不锈钢反应器,与渗有少量镁粉,并已加热至700℃左右的金属钙直接反应制备碳化钙。  相似文献   
7.
红外光谱法研究不同丝含量老化蚕丝蛋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古代丝织品是否含有丝胶,不仅对丝织品保存状况有一定影响,而且是丝织品文物保护处理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研究红外光谱作为有效的研究不同丝胶含量丝织品老化的一种检测分析手段的适用性,工作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对不同丝胶含量的人工老化蚕丝纤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丝胶含量样品的红外谱图,一些特征峰的峰形、峰位、峰高均有明显差异,并且经不同老化方式老化的蚕丝蛋白的红外光谱图也有各自的特征,1445cm-1/1625cm-1比值可用于区分不同丝胶含量的样品.  相似文献   
8.
周原遗址及鱼国墓地出土青铜器锈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电子能谱 (EDAX)、金相分析等现代仪器,对从周原遗址及宝鸡国墓地所采集的青铜残片的成分、结构进行 了剖析,比较了合金基体与表面层的成分变化及表面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腐蚀呈现明显电化学特 性,有选择性腐蚀,高锡相优先被腐蚀,在完全矿化层与合金基体之间形成部分腐蚀区的过渡层。因 自然腐蚀导致表面层富集Sn、Pb、Si、Fe。氯离子可穿过腐蚀层沉积于表面层并向基体延伸。  相似文献   
9.
老化丝织品的氨基酸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氨基酸分析能否成为有效的研究丝织品老化原因及检测丝织品老化程度的方法,选用经光老化、热老化和水解老化的现代白色丝织品和出土于湖北、内蒙古、青海的古代丝织品为样品,将称好的样品用6mol/L的HCl在110℃恒温烘箱中水解22小时,然后用美国Waters公司产的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分离及检测,根据色谱图中各个氨基酸的峰面积得出各个氨基酸的百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光老化和热老化时,丝织品强度的损失与酪氨酸含量的降低呈线性关系;水解老化时,丝织品强度的损失与天门冬氨酸含量的降低呈线性关系。结果说明,氨基酸分析从分子水平上给出各种老化的特征及老化程度,无论是对于机理研究还是对于老化程度的判定,都很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丝织品老化程度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古代丝织品老化程度的检测有助于了解丝织品的有保存状况及保护方法的选择与改进,为研究适用于检测古代丝织品老化程度的方法,在对丝织品的物理,化学老化特征及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可能用作检测丝织品老化程度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用抗拉强度分析,色差分析,粘度测定,氨基酸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射分析等对经光老化,热老化和水解老化等人工老化的白色丝织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粘度分析是一种较为灵敏,且经济实用的检测方法,氮基酸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确定丝织品保存状的手段,显微红外和热分析所用的样品量很少,如果能找出较为灵敏的定量指标,会有实用价值,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对老化程度的检测有一定的难度,色差分析难以定量表征丝织品的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