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开元寺在泉州市西街,寺宇規模原来甚大,是閩南的著名胜迹。寺内东西双塔建筑雄伟。据泉州府志及寺內碑記:唐垂拱間建寺,至宋代大为发展,传院落拓展至一百二十个,有僧徒千人以上,其后逐漸衰落,清代以后。又将开元寺整頓了一下,規模布局仍然沒有多大变化。本文仅就大殿及大殿前的附屬文物,作概略介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新發現的定州開元寺塔題名碑記材料,結合正史記載,利用二重證據法對北宋定州就糧禁軍番號、駐軍數量、分廂情況等問題進行了考證,認爲:一,真宗、仁宗朝定州駐紥的就糧禁軍有雲翼、忠猛、驍武、振武、武衛、神武六個番號,其中忠猛、驍武、神武番號正史不載其就糧禁軍性質,雲翼、振武、武衛番號雖正史有載,但每軍駐紥定州數量缺載,題名碑記記載的指揮數比正史多二十個。二,定州就糧禁軍馬軍人數是步軍人數的4.5倍。三,就糧神武、就糧武衛在1040年前就分左、右廂。四,康定、慶曆年間,定州就糧禁軍大量設置,其來源主要是由地方軍升爲就糧禁軍及直接招募,定州就糧禁軍很可能是以"都"爲單位進行編排居住。  相似文献   
3.
劉經富 《中华文史论丛》2012,(2):385-394,401,402
近年發現的陳三立早年未刊《文稿》有多條范當世的評語。范氏認爲陳三立的古文創作成就可以上接曾國藩、張裕釗、吴汝綸、王闓運。范當世在評點《文稿》後曾致函陳三立,這封佚函爲我們了解范當世評點陳三立《文稿》的情况和《文稿》的版本流傳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1953年以来,随着国家大規模經济建設的开展,發現地下古文物的情况日漸增多。几年以来,除了在本省發現新石器时代遺址遺物、古代建筑、古窑址、碑碣等以外,几乎在本省各地都發現了自六朝以至明清时代的墓葬。现在将几年来在配合基本建設工程中所清理的古墓葬情况扼要的綜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一) 一九五三年十月至十二月初,我同九位雕塑工作者到大同雲崗、太原晉祠、天龍山、平遙、南北響堂山、西安、順陵、霍去病墓、麥積山、洛陽、龍門、鞏縣、開封、濟南、長清靈巖寺等地,參觀了古代雕塑。從時代上說,由漢起到明、清止的雕塑品,或多或少的都看到了;從所看的作品件數上說,由一般的瀏覽到重點的欣賞,約有數萬件。我們參觀的時間太短,不要說不可能作有系統的研究,就連應該攝取像片的歷代重要作品也未能照全。雖說是時間太短了,但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为了配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运动,已将调查革命遗迹遗物、保护革命建筑物、建立革命纪念馆等列为1959年的主要工作。自去年年底后,由省文化局发出了保护革命文物和普遍建立纪念馆的通知,接着以闽西为试点开展工作,在龙岩县后田村先后查出各个时期的革命遗址二十余处,这些被发现的革命建筑遗址都即时列为保护单  相似文献   
7.
簡文與鼠迹     
如同宋儒張載"觀驢鳴"、周敦頤"觀魚游並不除窗下草以觀之"一樣吸人眼球引人思索:東晉皇帝司馬昱"見鼠行迹,視以爲佳"。本文對這則頗具趣味的事例作詮釋,以求解決縈繞不少人心頭的困惑:司馬昱爲何"視鼠迹爲佳"?本文認爲司馬昱"視鼠迹爲佳",與其愛好自然及所處政治環境相關。其一,司馬昱以"鼠迹之五"觀照"吾之自身";其二,司馬昱以"鼠之行迹"關注"人之行迹";其三,司馬昱以"鼠性之偷"暗怨"桓溫之竊"。在這裏"鼠"及"鼠迹"成爲司馬昱產生思緒意念的載體物象,不容批殺拂拭。  相似文献   
8.
劉釗 《中华文史论丛》2012,(3):43-60,395
戰國格言璽是戰國璽印中的一類。本文對幾組思想觀念近於黄老道家的戰國格言璽進行了考釋,並結合傳世文獻和其他出土文獻,對這幾組戰國格言璽的意義和藴含的思想觀念進行了闡釋。  相似文献   
9.
劉浦江 《中华文史论丛》2012,(4):199-221,389,390
"契丹直"是五代北宋時期以契丹降人或契丹歸明人建立的一種特殊軍事組織,始見於晉王李存勗時代。北宋初,循五代舊制復置契丹直,並作爲禁軍諸班直之一長期存在,直至神宗熙寧間纔被廢去。關於"契丹直"的詞源、詞義,一般認爲它出自契丹語,"直"即表示身份、職業之詞尾cˇi或cˇin。且五代兩宋時期禁軍諸班直之"直",亦有可能與契丹直同源同義。  相似文献   
10.
林釗 《文物》1958,(11)
1915年8月26日,岭南大学黄仲琴先生调查华安汰内石刻,共发现三处,1935年黄先生写成"汰溪古文"一篇发表于岭南学报四卷二期。关于当时的调查经过情况,有这样一段记述:"其初,言者不能实指其地,旋觅得一知者为导,是夜寄宿汰溪以南之文浦山。(村名,蔡姓聚族而居,始自元季)越日黎明,偕导者乘村人常乘狭且长之梭船,船夫四人,二掌竿,二在前后推挽之,自文浦山下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