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文五则     
一释何尊“佳王初(?)宅于成周”何尊铬文首句“佳王初(?)宅于成周”,关涉周成王时的重要史事,诸家考释分歧很大。兹试说之。“佳王初(?),宅于成周”,句读自杨宽先生考证后,已经得到解决,今即从其读。在此需要提出讨论的是(?)字的隶定及字义。 (?)字,唐兰先生起初隶定为(?)而释为迁,杨宽先生从之,谓“(?)字在《说文》为  相似文献   
2.
刘桓 《考古与文物》2003,(5):82-83,90
~~金文偶札(四则)@刘桓$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3冯时:《略论晋侯邦父名、字问题》,《文物》1998年5期。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142页,《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5高享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423页,齐鲁书社,1989年。 6卜辞用“丰”为邦,“三丰(邦)方”见《合集》36530,“四丰(邦)方”见《合集》36528反。 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战国纵横家书》74页,文物出版社,1976年。 8同2引书,第10页。 9李学勤、唐云明:《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考古》1979年1期…  相似文献   
3.
4.
《文物》1986年1期首次发表的殷代乙卯尊铭文,是在已知的殷代金文中文字较长的一件,所述史实对于揭示殷代社会制度的一些侧面,甚关重要。该铭先后已有几位学者撰文考释,于通读全文见仁见智,各有多少不等的贡献。笔者以为,对于金文中一件较长铭文的通读并非易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前后多人的努力,从不同的角度,“贤者识大,不贤识小”,方能初底于成。而殷代金文又与周代金文的释读不尽相同,前者除了以古代典籍为佐证外,还必需与殷墟卜辞相互验证和补充,力求契合无间,方能无所滞碍地接近于史实。有鉴于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对颂鼎册命之文作了释读。通过铭文与《周礼》的对读,明确了颂的职官为成周的贾师(亦称贾正),周朝在成周设此专官管理贾人市肆,贾师还负责监管官府新进的为宫中所使用的货物。同时,笔者亦就宁与贾的关系有所阐释。  相似文献   
6.
7.
关于 敖簋铭文的释读,郭沫若先生认为“子牙父”即齐鲍叔牙,并根据该器器形、铭文字体等判定其制作年代应在春秋齐桓公时期,此说可从。刘丕烈先生认为“子牙父”为鲁叔牙,“ 敖”为鲁庆父之子公孙敖。其断代与郭说基本一致。本文以为“子牙父”应是齐鲍叔牙而非鲁叔牙,仍以郭说为是。但郭说以为铭文“戎献金(铜)百车”的“戎”指匈奴,则不可信。笔者根据铭文透露的齐、鲁关系,判定此“戎”应指山戎。齐桓公北伐山戎,曾谋之于鲁。“戎献金”作为贡纳,当是齐出兵征伐的结果。文中对前两说之误,有所考辨。  相似文献   
8.
永别睽隔忆念空,梦中事业几人同?“龙江文献”不离口,振聩发聋若启蒙。①全兴同志原毕业于哈师大中文系,于文史方面有较好的基础,记忆力颇强,熟悉地方文献和掌故,为省内地方史研究的倡导者之一。单位资料室所藏地方文献复制本数十种,皆赖于他从省内外搜集,其中颇多史料价值较高的珍贵资料。全兴同志勇于任事,有主见,有意于致力地方文献的点校整理,曾向有关方面建议并加擘划,惜未能实现。余涉猎地方文献,全兴同志有诱掖之功。 悼王全兴同志@刘桓  相似文献   
9.
《考古》1989年6期刊载长安张家坡洞室墓简报及张政(火良)先生就铜器铭文所作的释文后,伯唐父鼎铭受到学者的重视。1990年,刘雨先生在《考古》第8期上发表《伯唐父鼎的铭文与时代》一文,又对伯唐父鼎铭作了较详细的释读。个人拜读该文后深受启发,但也产生了一些疑问,故愿在此也对该铭释读略抒浅见。不当之处,望方家及读者正之。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古文献学家张政先生于2005年1月29日因病逝世,到现在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抚迹思人,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令人难以忘怀。先生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扶助后学,贡献卓著。本文谨从先生对古文字研究的贡献方面作一叙述,并追忆先生对我的教诲以及帮助,以表达个人的怀念之情。一先生字苑峰,1912年4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崖头镇,自幼聪颖好学。1924年先生12岁时读家塾,即随伯父艺芸先生学习文字训诂之学。14岁时到青岛礼贤中学读书,18岁转北京弘达中学读高中。193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