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风案件牵连人之多、涉及范围之大、案由之荒谬、影响之深远,在共和国历史上是仅见的。诗人阿垅因为与胡风的两次通信而蒙冤入狱,备受折磨。无可奈何之际,他将与胡风通信的经过、自己的历史,以遗书的形式向世人表白。含冤而死后,如果没有好心人的帮助,连骨灰也无法保存。诗人死后13年,冤案始得昭雪。读罢全文,令人长叹掩涕,惟愿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胡风案件”50周年,也是父亲胡风逝世20周年。关于“胡风案件”中涉及的这一群体的情况,我曾编过一本《我与胡风———增补本》,里面有“胡风分子”或他们的友人们感人的回忆;至于有关我父亲的情况,我母亲曾写过《往事如烟———胡风沉冤录》和《胡风传》,详细地回忆了他的一生,并为他说清楚了一些情况。甚至我也写过一本回忆我父亲的著作《虽九死其犹未悔》。现在,我只想从鲜为人知的另一角度来谈一下“胡风”一案中的另一部分受害者。他(她)们是主动撞进枪口的,即在“反右”运动中坚持正义为胡风说话的一大批学生,他们因为替“反革…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在北京世纪坛——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以及巴黎——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上,拳头大小的木雕《苦恋》、《番人骑象》、《螳螂捕蝉》等,格外引人注目。许多收藏家和外国友人都惊叹她的构思精巧、寓意深长,特别是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玲珑剔透的艺术造型,达到人见人爱、爱不释手的地步,其艺术魅力甚至超过大中型精品木雕。我多次访问过江苏红木研究所,杨所长指着橱窗里一件件袖珍型木雕告诉我:外国工艺收藏家特别青睐这些中华瑰宝,每件的价格高达数万甚至更多。她的珍贵在于:第一工艺上要求特高,仅有个别工艺大师、高级工艺师才能胜任;第二…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竹木雕刻艺术的发展达到高峰。但由于竹木器不易保存,故名家名作流传不多。比如,嘉定“三朱”(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吴之璠,江阴张希黄,以及籍贯不详的尚勋等作品都十分珍贵。近200多年来,后辈竹木雕艺人争相仿制,但大都水平低下。当代红木、竹刻大师所仿之作品达到乱真者为数寥寥,南通籍红木大师吴学忠乃是其中之一。因此,他的木雕作品也就越发珍贵了。皇枕弥珍据传康熙帝有一件心爱的“荷蟹腕枕”,在文书阅卷之时,特用她垫在左腕之下,以缓解案头劳顿。此后,这件荷蟹枕便成了无价之宝,倍加珍贵。200多年来,工艺家、工匠们…  相似文献   
5.
春华秋实 开创两个里程碑2000年,是江苏省著名牙雕家萧剑波的丰收之年。这年春天,他应台湾“中华工艺学会”的邀请,携带16件精品到台北举行萧剑波牙刻微雕作品展,引起不小的轰动,台湾各地的牙雕家、收藏家闻讯而至,数天之内,参观的、选购的达数千人。这些精品中,有《清明上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同志经过五四运动以后,他看到国内的黑暗,要找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他曾说"为了要尽一份引导中  相似文献   
7.
自中年之后的20年,常常在艺海漫步、徘徊,时有所得,时有所思,时有所失,时有所求。一不留心便走进了工艺美术界、收藏界、摄影界。于是,便有了一些思考、评价的文字,以下三题近作敬请行家指正。一木八石雕何物到扬州出差,常到市博物院徜徉、淘古。一日发现一件很有特色的根雕:力拔山兮之达摩。乍看起来觉得可笑,文不对题也,但被它的木石结构所感染,竟收藏了它。这是一段难得的黄杨老根,峥嵘坚挺,疤节丛生,犹如一块铁疙瘩。黄杨别号“百年矮”,由于木质坚硬,生长极其缓慢,长到小碗口粗细就不容易了,而这黄杨之根已有大盘一样的方圆,岂不是黄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高校档案价值鉴定的必要性、内容及如何深入进行档案的价值鉴定,从而确保案卷质量,达到优化馆藏、丰富馆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兼职档案员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兼职档案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兼职档案人员的地位、作用,以及新时期高校兼职档案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并就如何培养兼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晓风 《炎黄春秋》2000,(6):18-20
1967年1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这是姚文元继《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评“三家村”》之后,他的第三篇由向文艺界发难开始,进而全面开花指导当时“文化大革命”进程的“巨制宏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