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北京出发,坐火车到凤阳,转汽车,穿临淮,搭三轮,驶过尘土飞扬的乡间大道,看过道旁“欢迎你到小岗来”以及写有邓小平话语的白色标语牌,就来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小岗村。刚到村口,便见一座高大牌坊,上书“凤阳县小岗村’丁个红色的大字。村子里,张家港市出资刚刚建好的水泥大道、整齐划一地砌着白色院墙的农家四合院。具有徽式建筑风格的村委会小楼以及楼顶上锅状电视接收系统,使得小岗村在方圆几十里的村庄中,显示出与众不同地位和气势。问起20年前的事情,小岗人记忆犹新,面对提问,他们也都会侃侃而谈,只是…  相似文献   
2.
经历过60年代的人,大概不会忘记那篇著名的通讯《九颗红心向祖国》,不会忘记那位为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敢于在远离故乡的巴西狱中与敌人作殊死斗争的新华社记者。 30多年过去了,昔日有着铮铮铁骨的儒雅汉子如今已白发苍苍。可他的心没有老,那份关心国家、关注人民的激情一如当年,他依然伏在案头不停地学习、思考…… 他,就是原新华社著名记者王唯真。  相似文献   
3.
1935年夏,侯祥麟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准备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西山碰见了一位中学同学,都是热血青年,他们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哲学和政治,两人观点不同,很快争执起来。这位同学是中共地下  相似文献   
4.
杨之华,这位与20世纪同龄的女共产党员、瞿秋白烈士的夫人,她的不平凡的一生使笔者久久难以平静。当我聆听他的女儿瞿独伊深沉的回忆,翻阅手中的资料时,心里勾划着她的形象: 年青的杨之华,容貌俊美,家境殷实,才华出众。她本可以过着优裕面平静的生活,然而,她却选择了一条充满艰辛和风霜雨雪的不归路——革命之路。从此,她面对着的是中国广大苦难的民众,反革命的屠刀,党内错误路线的打击,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她用自己的青春、爱情、婚姻乃至一生,诠释了她对生命意义的全部理解以及对人民事业无比真诚的信念,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1973年,受尽迫害的杨之华在病重之际仍在说:“我虽然老了,还可以为人民服务,可以办托儿所,照看孩子。”“将自己彻底燃烧,把光和热毫无保留地献给她为之奋斗服务一生的人民,这就是她最后的愿望! 杨之华,一位不应被历史忘记的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