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西方汉学家在研究郭店楚简时,注重相关学科先进理论和模式的运用,注意从理论的角度上探讨出土简帛整理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这与国内学术界重视实证的传统不同。郭店楚简的典籍是中国古典化的重要代表,研究西方汉学界对郭店楚简的研究现状和特征有助于加深对中西化的认识,促进中西化的交流。比较西方汉学界和国内学术界在研究郭店楚简上的差异,亦有助于中西学术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梳理举族青铜器的出土情况,结合相关的甲骨文和金文材料,可以对举族在商末周初的分布、活动状况等进行分析。商代举族铜器集中出土于河南安阳、山东费县和长清,西周时期的举族铜器则主要发现于北京琉璃河,这些地点可能在当时都分布有举族的成员。这些情况与甲骨文和金文所反映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景成 《南方文物》2008,(4):104-107
师询簋最早著录于宋代薛尚功所作《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14·14)中,《殷周金文集成》收入于第八册中,编号为4342。原器已失,器形不详,铭文亦只见摹本,释文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新近发表的《荣仲方鼎》铭文的几个问题。认为鼎铭中的“子”应该是贵族族长的称号,不是国子、王子或尚未逾年的新王。铭文末尾的“史”是表示荣仲族属的族氏铭文。族氏铭文是商人用以标识族属的主要方式,荣仲是商代遗族,“荣仲”这一称谓方式可能对于探讨族氏铭文在西周中期后逐渐消失的原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何景成 《华夏考古》2007,(2):102-106
本文根据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有关商代史族的记载,结合文献中薛国的记载,认为“史”应该是商代薛国的族氏铭文,山东前掌大墓地应该是薛国的贵族墓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倐戒鼎的年代和铭文中"羡"的含义.认为煲戒鼎为西周宣王时器,铭文中的"羡"指"羡卒".器主受命管理六师和羡卒的时代背景,很有可能与周宣王时期因战争规模的扩大而加强对民众的管理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