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年前,中国政府为响应盟国在滇缅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略方针,同时也为保卫我国西南大后方,在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挑选10万精锐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浩浩荡荡进入缅甸后,为了抗击侵略者而英勇奋战,打出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救援战"等辉煌战果。然而,由于中英美三国之间本身的同盟并不牢固,加上英国殖民者担心中国染指其殖民地而消极作战,导致原本处于优势的盟军被日军各个击破,第一次入缅作战遭受缅北大溃败,数万中国军人长眠于异国他乡,而滇西重镇腾冲、龙陵、松山也被长驱直入的日军所占。  相似文献   
2.
从自然生态到历史人文,从走出经济洼地到营造精神高地,经过数年打造,通过避暑季活动,贵阳已经把自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相连接,把承继、发扬历史文化从可能变为了现实,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怀旧感、归属感、自豪感。在2012年贵阳又一个避暑季来临之际,本刊特以文史的视角,重拾那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历史与文化点滴。  相似文献   
3.
当年查全性的讲话大约15分钟左右,邓小平插话表态,直到最后的拍板,整个过程只有20分钟。一个历史伟人瞬间的决断使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重新恢复。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从宋科炳先生50多年所记的日记中,摘录了部分关于过年的片段。从一个国家省级机关干部的视角和经历,反映了七八十年代贵阳过年的情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关键的转型年代,由于"文革"所导致的物资短缺、精神贫乏和对改革开放的渴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碰撞,年文化的变化痕迹特别明显。与他的五六十年代日记(参看《贵阳文史》2013年第一期)相比较,可以看到收音机、电影、凭票购物等关键词变成了电视机、彩电、春节物资供应会、书画展、迎春灯展、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电视春节联欢节目、奥斯卡金奖电影颁奖大会等。对于过年,经过"革命化"春节"洗礼"的贵阳大众,到八十年代又在年的传统文化、习俗的恢复中涅槃。日记中选录较多的拜年礼仪的记述,可以看到拜年礼仪从亲友扩至同事、社会知交,从年前到年后。过年期间,对新年的渴望和激情,年文化的复活和更新,无形中盖过了日常工作。这是大众对未来新生活的幸福有"想头"、有"追梦"的体现。贵阳俗语常说:"衣食足,礼仪新",从日记中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5.
正说过年,"腊八粥"原来是农民腾仓清理出来的各种陈杂粮合起来煮成的稀饭;现在流行的公司年会,在以前叫"倒牙";各家有各家的年夜饭菜单,但是一定要有一碗不切断的青菜和一盘金银丝,或者一碗寓意着"金银、清白、勤快、久长……"的安乐菜;到了正月十五,还有年味更加浓郁、更加讲究的的"请春客"……听陈蓉俊老人摆的这些龙门阵,跨越的年代久远,才发现有很多习俗早已消失不见,而保留下来的那部分也有些背道而驰,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这种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断裂,趋势堪忧。良好的文明发展进程应该是齐驱并进的:新时代的新生事物衍生不断,传统里的文化精髓也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6.
正开学了,教师节到了。去年有《书包里的时光机》,今年也不例外,我们用《传道、授业、解惑》专题表达对尊师重教这一悠久传统的尊重和致意。本期专题文章里,我发现了在时空中交织重叠的名字。回到去年同期,我们历数贵州教育发展之初教书先生们的卓越成就里,有董伯平、赵德莹的身影,而今年的专题,有他们第三代后辈的深长幽思及绵绵崇敬;曾罗列贵州中等教育发展脉络,虽然最后刊登出  相似文献   
7.
正自20世纪50年代起,贵州有一所唯一的综合性专业艺术院校,历经"贵州大学艺术系"、"贵州省艺术学校"、"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直至现在的"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曾经,有这样几位青年,按部就班地上班,却怀揣着艺术的梦想;后来,他们拜师学画,辞掉工作,考上了省艺校,在这个贵州艺术家的摇篮里,他们如鱼得水;再后来,他们学成毕业,仍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深造,孜孜以求;他们辛勤创作,苦苦思索,未敢懈怠半分;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人类以前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尘烟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每一件"物"都是人类文明的物化形式,是历史记忆的物质体现,还有什么比这更具象、更清晰地让我们看到,曾经从哪里来,将来要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9.
"青春年华在那朴实的年代里,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丰富,知识的海洋在那无华的岁月里显得那么宽广和无限。每当回忆起这段年华,我总是感慨万千,庆幸青春无悔!"  相似文献   
10.
如今,贵阳街上豆腐果的形状,或仿从“青岩体”,或呈“大块头”状,没有立方体状,连“豆腐果”的基本风味也失去了。现在的贵阳豆腐果名不符实,至于恋爱豆腐果,根本就无踪影,相比之下,青岩豆腐果就更显得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