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2017年底,"摄眼天下""秦宫汉月"等网友在西祠胡同"南京城市记忆"版发帖呼吁:"拆迁拆出一座大碉堡","急需保护!"引发广泛关注。2018年1月至2月,笔者5次到现场调研。实地寻访发现,拆迁工地新发现的两座抗战碉堡,其功能都是多射孔轻机关枪工事。拆迁废墟新发现两座抗战碉堡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夕,京沪杭一带划分为京沪、沪杭和南京三个防御地区。南京城外构筑外围阵地  相似文献   
2.
丁进 《古籍研究》2002,(2):110-113
两《戴记》问题很复杂,诸如两《戴记》成书年代、二之间的关系、取材问题,仍然没有定论。如果解决了刘向与两《戴记》关系,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但刘向与两《戴记》关系,也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3.
南京陵园新村保卫战是南京保卫战中的一次重要战斗。1937年时的陵园新村是已经成型的有近200幢别墅的大型建筑群,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二旅步兵第三团和日军第十六师团第十九旅团步兵第二十联队在此激战,陵园新村最终毁于无情的战火之中。经实地寻考如今的陵园新村遗址,尚有陵园邮局、一处大型地下掩蔽部以及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  相似文献   
4.
丁进 《钟山风雨》2022,(2):47-48
<正>近期,南京民间文保人士李求宏,抗战史学者、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在南京市安德门一带山地开展文物巡查时,新发现一座文物名录之外的南京保卫战碉堡,需要加以保护。踩过一片泥泞不堪的建筑工地,因为沾满烂泥,脚上的登山鞋每只至少重了一斤。再翻过荆棘杂树横斜掩映下的一段平而直的高坡,数百米后,眼前陡然出现一座圆柱状的碉堡。  相似文献   
5.
丁进 《钟山风雨》2012,(2):57-58
75年前发生的激烈战斗,中国军队浴血奋战75年前的冬天,南京保卫战打响。日本军队第六师团、第九师团、第十六师团、第一一四师团十余万人进犯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国军队有十三个建制师又十五个建制团,加上首都警察部队,近16万人,其中10万人为了保卫南京、保卫中华民族而壮烈殉国。  相似文献   
6.
大、小戴《礼记》为戴德、戴圣所编,从《汉书》到孔颖达《礼记正义》都有定论。但自宋代开始,历代均有学者或对今本《礼记》为二戴所编表示怀疑,或提出“新说”。这些怀疑和“新说”虽然大部分遭到前人的否定,但他们提出的有些证据仍然没有被驳倒;近人洪业提出的几个疑点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答;还有一些学人未能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仍然在使用被证明为错误的说法。因此有必要对古今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误说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7.
丁进 《钟山风雨》2015,(1):56-57
经受血与火洗礼的乌龙山炮台乌龙山距离南京城东北三十里,方位在长江二桥和长江四桥之间江段的南岸。山体呈扇形分布,临江而卧,绵延十余里,山中有湖,湖山相映成趣。传唐代山上就建有乌龙庙,山以庙名"乌龙"二字得名,海拔72米。乌龙山炮台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七年(1881)刊刻的《同治续纂江宁府志》卷三"军制"记载:"南岸乌龙山滨江暗炮台七座,安炮七尊;明炮台三座,安炮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