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近代张之洞督粤时,在广东省钱局铸造的“光绪元宝”银元样钱,一直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些呈送清帝审阅的样钱(中插图一、二)共有10组,分装于题有“广东拟铸银元式样”签的两个黄色锦匣内。每组银元5枚,分量依次为:库平7钱3分(中插图三);库平3钱6分5厘(中插图四);库平1钱4分6厘(中插图五);库平7分3厘(中插图六);库平3分6厘5毫  相似文献   
2.
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中国近代张之洞督粤时,广东省钱局铸造的最早的“光绪元宝”银元样钱。 这些呈送清帝审阅的样钱(图一),共有10组,分装于题有“广东拟铸银元式样”签  相似文献   
3.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一般铸文字数不多,少则一二字,多者四五字,目前已经发现的铸有数十字铭文的器物仅有几件。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三件晚商帝辛时代(弋阝)其卣,因分别铸有27、39、42字铭文而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被视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珍品。三件(戈阝)其卣铭文内容涉及商代礼制与宗教活动,有关学者考证,所记祀典可以排进帝辛时的周祭祀谱。长期以来,(戈阝)其三卣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有关的研究从未间断。择其要目,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鼓身与鼓面纹样、鼓面内壁纹样及立体装饰等三个方面,对故宫博物院藏铜鼓的纹饰作了简要梳理。并指出,故宫藏麻江型铜鼓鼓面内壁纹样取代前期铜鼓的校音痕迹,是铸造工艺进步的标志。同时,鼓面内壁纹样显示的中原汉文化内容表明,中原地区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日趋密切,民族融合和共同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5.
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古代铜鼓25面,本文详细介绍了这批铜鼓的形制、纹饰、铸造和校音痕迹,将其分成北流、冷水冲、灵山、麻江和西盟等5个类型,并对这批铜鼓的铸制和流行年代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