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篇 |
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55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当代中国政府正面临着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现代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这需要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予以学理性关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是把握马克思哲学本性而面向中国问题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新范式,权力至上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对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具有深刻影响。因此,需要从改造深层社会结构入手,逐步改造传统社会层级结构,把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社会层级结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市场经济、服务型政府和公民社会所构成的三维制约的社会结构,以推进当代中国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72.
73.
农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系统的功能决定于系统的结构,合理的农业结构应该是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的优势,使农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构成良性循环,达到低投入,高效益,持续稳定增产的目的。本文根据农业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和层次性,利用系统工程中的结构分解--协调法计算出南宁地区左江流域六县(市)最优的农业结构,即合理的农业结构。为该地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国内外服务业地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地理学是以服务业活动的地域系统为核心、探索服务业空间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围绕服务业地理学研究对象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文章认为:目前服务业地理学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在理论上需要吸收服务业经济学、地理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来丰富和完善;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在研究内容上应深化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服务业区位选择、服务业微区位、服务业贸易对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服务业地域综合体等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5.
76.
77.
运用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地理编码数据分析了北京市就业密度变化特征,并对就业中心功能进行了分析。北京市就业中心整体上仍呈现单中心格局特征,多中心格局虽有显现但并不明显。本文共识别出中关村片区、金融街片区和CDB片区等三个就业中心片区和上地、首都机场、曙光街道等十二个就业次中心。依据专业行业就业人口数量指标、区位熵指标,就业人口占同行业比例指标,将北京市就业中心分为7种类型,即大型企业集聚型就业中心、临空经济集聚型就业中心、制造业集聚型就业中心、批发零售集聚型就业中心、商务商业集聚型就业中心、金融集聚型就业中心、科研教育集聚型就业中心。传统就业中心因集聚效益、集群效应和锁定效应使范围进一步扩大,密度显著提高,中心功能也日益复杂,细分行业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78.
依据沈阳市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和市辖县(市)等尺度分析其劳动力结构和行业结构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沈阳市劳动力从原有的就业空间向新就业空间转移,郊区化现象明显,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明显出现郊区化现象,转移的主要地区为城市近郊区;而人口和工业的郊迁是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人口、工业以及就业郊迁对沈阳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作用,导致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发生重构。 相似文献
79.
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过程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发展过程具有一种长周期内的重复态势。地理环境是空间结构存在的大尺度控制和自然基础。空间结构的动态过程包括秦以前结构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秦以后结构的融合、扩散和模式化,反映中国古代地理政治化和政治地理化的两个阶段。结构模式的静态分析,初步揭示了结构的一些重要功能特性,主要有强大的整体功能,独特的边缘效应和通过圈层同构,结构复制所展现出来的稳定性的复杂表现。对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的分析,是大尺度的整体轮廓研究,随着空间结构研究尺度的细化,可进一步对中国古代政治过程的诸多特性做出结构主义的揭示,从而推动中国古代政治历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80.